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泸西旧城:“红”链织民生 “苗”绘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08 14:44:07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泸西旧城:“红”链织民生 “苗”绘新图景

今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旧城镇创新“1426+N”融合模式,以育苗产业为“小切口”,构建“组织引领、资源盘活、科技赋能、就业增收”的闭环体系,以“红”链编织起就近就地就业的民生温度,“苗”绘就出增收致富的美好图景。

面对农业“小散弱”、增收难困境,旧城镇党委深入调研破题,强化党组织核心引领,创新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聚合模式。督布府村率先试点,整合烤烟合作社资源与2000余亩闲置番茄大棚,发动42户农户以棚入股,村组干部带头注资12万元,争取项目资金70万元,建成现代化育苗基地。创新构建“龙头企业点单、合作社派单、社员接单”订单生产链,将农闲期“沉睡”资源高效转化为“家门口”致富车间,开辟农户稳定增收新路径,形成“三稳五受益”多方共赢格局。

瞄准产业提质增效,督布府村党总支将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构建“党建+科技+人才”创新体系,强力驱动育苗工厂升级。邀请技术骨干牵头成立“育苗攻关小组”,从播种计量、催芽温控到水肥管理,实现全程“科技大脑”精准把关。科技加持下,基地菜苗成活率与抗病性显著跃升,成为周边种植户争抢的“香饽饽”,让传统农业焕发现代生机。目前,基地年产能达10万盘,可满足5000亩种植需求。

基地核心环节创造了20余个稳定技术岗位,让村民经培训后转型成为“育苗能手”“技术管理员”,在家门口端稳“技术饭碗”。同时,育苗产业直接、间接创造的全产业链就业岗位近千个,涵盖技术工、季节工、运输工等多种类型,务工村民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技术骨干超4000元。旧城镇通过“一株苗”串联起土地入股分红、基地稳定就业、产业链多元增收的富民路径,稳稳托举当地村民的幸福生活。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高梦娇

记者:黄翘楚

编辑:徐嵩钦

审核:谢祥睿(黄翘楚)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