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丽江以体育为纽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当地群众在摩梭人转山节上荡秋千
近年来,丽江市以体育为纽带,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通过完善设施、举办赛事、创新业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金沙江畔、玉龙山下常开长盛。
丽江市将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城乡社区、公园广场建成篮球场、健身步道等体育场地5200多块,人均面积达3.19平方米,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设施全覆盖。全市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181名,每千人3.34名,为群众健身提供专业指导。借助“全民健身日”、传统节庆等契机,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吸引各族群众走进运动场,在挥洒汗水中增进情谊。市群众广场舞和少数民族健身操推广中心已组织300余场公益活动,《纳西欢歌》等民族曲目成为赛场亮点,带动100余支健身队伍、3万余名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参与,让体育场地成为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丽江市深挖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将端午泸沽湖猪槽船赛、火把节赛马会、三多节古城篮球赛等民俗活动与现代体育结合,形成“节日杯”赛事热潮。不同民族的运动员同场竞技,观众共赏喝彩。2024年,当地以文体旅融合模式举办国际国内赛事87场,引流83万人次,预计创造直接经济价值1.92亿元,拉动经济效益约4.36亿元,让赛事成为展示民族文化、促进发展的窗口。
依托旅游与民族文化优势,丽江市打造“高原训练首选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等,推出“体育+非遗研学”“体育+民俗体验”等百余项融合产品,串联景区提供“吃住行训赛游”一站式服务。目前,丽江玉龙“三多节”传统体育活动等5个项目获评2025年云南省体育文化优秀项目,体育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赋能发展的新引擎。
“我们将持续发挥体育的桥梁作用,让各族儿女在运动中手足相亲、共享红利。”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杨现君表示,丽江市正以体育为笔,续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和茜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