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刷到火把节的瞬间,就知道这个七月必须去一趟云南
      发布时间:2025-07-17 17:31:00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刷到火把节的瞬间,就知道这个七月必须去一趟云南


七月的云南

仿佛被一把火点燃了所有热情

作为最盛大的民族节日之一

火把节是你不能错过的“热辣”体验

火把节现场。楚雄发布资料图

(一)一把火,可聆听历史的回响

凉风却暑换秋清,滇国星回旧有名。

已把跳虫秉炎火,又驱白鸟静雷声。

——明 · 杨慎

明朝的杨慎,在嘉靖三年被贬云南,在此地生活了三十多年,更是把云南当作了“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的精神家园,写了不少诗歌描述火把节。

南涧彝族自治县火把节祭火仪式点火把。杨峥 摄影

而时间再往前,早在南诏国时期就有关于火把节(星回节)的记载,一直到元代,李京所著《云南志略》完整记录了火把节盛况,“六月二十四日那天,人们会整晚用竹竿举着火把、火炬照明,各家小孩也持小火把满地乱跑,‘相烧为戏,谓之驱禳’,直到天明。”

事实上,火把节是中国西南地区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云南,包括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基诺族等各族先民因各种各样的传说,不约而同以火为舞,通过祭火驱邪,以保人畜平安。

欢度火把节 图源洱源发布

如今,当盛夏的夜幕降临,万千燃烧的火把如游龙般在村寨间穿行,夜空被染成赤金色,这一刻便是各族先民共同智慧结晶的最好呈现。

(二)一把火,引燃全民狂欢

时节流转,传承至今,火把节早已从各民族祈福祭祀的节日,变成了一场全民共同狂欢的“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

火舞沙坝 同心踏歌,图源洱源发布

彝族火把节时,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充满着对生命繁衍的讴歌;白族“耍火把”时,竹片扎制的火把上悬挂着象征丰收的彩穗;纳西族则围着篝火踏歌,深沉吟唱穿透黑夜;傣族将水与火的祝福巧妙融合……

云岭大地上的火把节在流转中,吸纳不同民族的文化基因,逐渐成为各民族都能在其中找到情感共鸣、确认身份归属的盛大节日。

盛大隆重的火把节民族文化巡演表演。高吴双 摄影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火热嘉年华”中,我们能看到楚雄万人同跳左脚舞的场面蔚为壮观;能在大理古城内外,体验白族扎染、彝族刺绣;在丽江四方街上,聆听纳西古乐与现代旋律交织共鸣……火把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鲜活的平台。

火把节现场 图源多彩金平 陶奕林/摄

(三)一把火,让心与心交融在一起

近年来,云南通过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叫响“旅居云南”品牌,迎来了国内外众多游客,部分游客因为喜欢云南厚重的文化,选择定居下来,把这里当成诗意地栖居之所。

欢度火把节,云南民族村上演精彩的舞火龙表演。高吴双摄影

而诸如火把节这样的全民狂欢节日,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增添了不一样的“火力”。

漫步在火耀梯田·元阳阿嘎文创集市,体验非遗魅力;在景东三弦广场点燃篝火打歌狂欢;在云南民族演艺之城畅享每天百场演出的文化盛宴;在武定看紧张刺激的斗羊、斗鸡,听悠扬诙谐的山歌对唱……

民族歌舞演出 图源文旅头条

更让人流连忘返的,莫过于美食集市上的傣族香茅草烤鱼、彝族坨坨肉、白族乳扇等,各族食客围坐共享,味蕾成为最直接的沟通桥梁。

团结宴 付会 摄 图源宁洱发布

火把节承载的,不是一时一地的欢腾

它是对远方朋友的呼唤

是一份来自彩云之南的真挚邀约

让您体验“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别样风情

火把节现场 图源多彩金平 陶奕林/摄

在火把节的光影中

天南地北的朋友们被同一片火光温暖着

心与心的距离也悄然拉近

火把节现场 图源多彩金平 陶奕林/摄

又是一个青春燃烧的七月

又是一个梦想点燃的七月

当万千火把同时举起

我们与您不见不散!


图片素材来源:云南网 楚雄发布 洱源发布 宁洱发布 文旅头条 多彩金平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黄世俊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