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把映彻小凉山 宁蒗彝乡不夜天
火把映彻小凉山 宁蒗彝乡不夜天
2025年宁蒗彝族火把节盛大举行
七月的风,吹过泸沽湖的粼粼波光;七月的火,点燃小凉山的磅礴豪情。7月18日,主题为“‘宁’静山城‘蒗’漫彝乡”的点火仪式暨火把游行活动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万格广场举行。伴随着夜幕降临,数万名身着节日盛装的当地各族群众与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游客汇聚于万格广场,共同见证2025年彝族火把节盛大点火仪式的举行,一时间,“宁”静山城化作了火光与欢乐的海洋。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节的起源承载着民众驱除邪恶、祈求丰收和光明的朴素愿望,体现了彝族人民不畏艰险、热爱生活的民族精神。当晚19时30分,仪式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开始。在庄重古朴的音乐声里,德高望重的彝族毕摩大师身着传统祭祀服饰,手持法器,缓步登上祭台。他口中低声诵念着古老的经文,每一个音节都仿佛穿越时空,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祝福。他为土地祈福,为人民纳祥,并以传承千年的方式,在众人的屏息凝神中,引取了当晚最神圣、最纯净的火种。
这火种,是希望之火,是传承之火。随后,一群天真烂漫的彝族儿童,身着绚丽的民族盛装,手持小小的火把,眼中闪烁着纯真的光芒,从毕摩大师手中接过了这珍贵的火种。这一交接,不仅是火焰的简单传递,更是一场庄严的文化交接仪式,它深刻寓意着彝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仪式的高潮在圣火的再次传递后到来。宁蒗县领导从孩子们手中接过火炬,共同点燃了广场中央三支巨大的主火把。火焰瞬间升腾,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夜空,也映红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脸庞。这三把圣火,分别象征着“事业如烈火燎原,生活似火焰红火,民族团结像火焰般炽热”。
点火仪式后,一场充满力量与原始美感的火壶舞蹈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紧接着,20时许,规模盛大的火把游行正式启动。游行队伍以万格广场为起点,兵分两路。在紫玛街道办与大兴街道办精心组织的民族打跳队伍引领下,成千上万的群众点燃了手中的火把,汇成两条蜿蜒数十里的“火龙”。一条向三岔河公园行进,一条向彝水天成广场行进。火光照亮了整条泸沽湖大道,形成了流动的星河,场面蔚为壮观。当游行队伍抵达目的地后,盛大的篝火晚会随之开启。人们自发地围着冲天的篝火,情不自禁地跳起奔放的“达体舞”,雄浑的歌声、爽朗的笑声与清脆的月琴声交织回荡,将节日的狂欢推向了顶点,成为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动人画卷。
宁蒗县地处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地理中心节点,因其独特的彝族文化而被俗称为“小凉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彝族、普米族、摩梭人等多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3%,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宁蒗县紧紧围绕建设“全省文化旅游特色县”的目标,立足自身丰富的文化与生态资源,将特色文化、优势产业、自然生态及秀丽美景有机融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新成绩。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高达89亿元。火把节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宁蒗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的生动缩影。它不仅是一场文化的展示,更是一个经济的引擎,一个全民参与的平台。
宁蒗,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正以最诚挚的热情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夏游丽江,旅居宁蒗,体验一场酣畅淋漓的火把节狂欢,深度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徐俊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