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型文化空间 “老场馆”焕发新面貌
暑期来临,集休闲、娱乐、学习于一体的“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纷至沓来,于闹市中寻觅一片静谧。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内阅读,享受闹市中的静谧。记者 陈飞 摄
2024年,昆明市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将翠湖文化街区占地约4600平方米的原市文化馆“群艺大楼”改造为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业态最丰富的“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新型文化空间,并创新“以场地换服务”的新型文化空间打造模式,突破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场馆老旧、功能单一、受众面窄的瓶颈,让“老场馆”焕发出新面貌。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内阅读,享受闹市中的静谧。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内阅读,享受闹市中的静谧。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内阅读,享受闹市中的静谧。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选购文创产品。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内阅读,享受闹市中的静谧。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内阅读,享受闹市中的静谧。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内阅读,享受闹市中的静谧。记者 陈飞 摄
“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一角。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的撸猫馆撸猫。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的面包店选购商品。记者 陈飞 摄
市民、游客在“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选购文创产品。记者 陈飞 摄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飞 摄
编辑:黄世俊
审核:李兴文(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