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透视经济“半年报”:昆明“向好”的底气何来?
      发布时间:2025-07-31 15:03:06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透视经济“半年报”:昆明“向好”的底气何来?

近日,昆明市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94.78亿元,同比增长4.4%。这一增速与全省持平。

经济“半年报”的出炉,为观察昆明发展提供了重要窗口。从关键细分指标着眼,多项指标呈两位数增长,不仅展现了昆明经济的活力和潜力,也看到了昆明的更多可能。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短短八个字的背后是,是从2022年GDP增速3.0%到今年上半年增速4.4%的持续攀升。

“向好”,昆明的底气何来?

昆明城市风貌。图源昆明发布

逐年攀升 稳中向好

因“经济增速曾一度在全国省会中垫底”,近年来,昆明每次发布经济运行情况,都备受关注。

高关注度有没有给昆明带来压力?当然有。然而,昆明也用一场经济工作“翻身仗”予以了回应。

回顾过去几年昆明发展历程,一组数据直观呈现了这一变化。

把时间拉长——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541.37亿元,同比增长3.0%;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64.76亿元,同比增长3.3%;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275.22亿元,同比增长4.0%;2025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48.34亿元,同比增长4.3%;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94.78亿元,同比增长4.4%;

把空间拓展——

置于全省发展大局:2024年,昆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1.9%,是自2017年后首次回到30%,也是2019年后重回全省第一;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31.1%,贡献率为2018年以来最高。

昆明发展,“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势头逐步显现、“新”的动能持续累积。通过昆明经济“半年报”不难看出,三大产业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141.6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59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2955.57亿元,增长4.4%。

其中,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顶梁柱”,在昆明发展中扮演了重中之重的角色。事实证明,“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不是一句空话。

挺起工业“硬脊梁”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2020年,这一数字只有0.9%,2024年达到7%。从增长贡献看,昆明工业对全省的贡献率从2020年的9.5%提高到2024年的59.4%,创15年来最好记录;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十三五”末的10.2%提升至26.3%,是25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是昆明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和金融活市,取得的丰硕成果。如今,昆明已经培育形成了化工、冶金、烟草、数字经济、生物医药5个千亿级产业链,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链达到600亿元规模,加速向千亿级迈进。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工厂。图源昆明国家高新区发布

今年上半年,重点行业支撑稳固。七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实现了“六增一降”,其中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8%、18.2%、10.8%。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效益保持良好,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30亿元,增长12.8%。工业技改投资和设备更新投资也在快速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7.6%,设备更新投资增长14.4%。

从积蓄力量到如今的厚积薄发,昆明工业“压舱石”更加稳固,锻造的工业“硬脊梁”为昆明在全省发展中“挑大梁”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兴产业按下“快进键”

经济发展是不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动态过程。

与昆明经济持续攀升保持同步的,是产业的“焕新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

上半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其中,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1.5%、8.0%、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

昆明的产业,“新”在哪里?

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昆明市介绍了新兴产业招引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方面的情况。

在产业培育方面,华为、抖音、先导集团、东鹏特饮、国药集团、山东龙马、立讯精密等一批龙头知名企业先后落地。今年上半年,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2个,同比增长91.9%,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优质企业和项目的落地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昆明市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从“十三五”末的14.9%提升到2024年的26.2%,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今年上半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到27.4%。

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预计今年底建成投用。图源昆明西山发布

“新”的影子就藏在这些数据里——

2024年,昆明生产了5200万台智能手机,约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4%;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达到60%;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近40%;互联网、软件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达95%,今年1—5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48.7%、11.9%。

暖消费跑出“加速度”

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也是观察经济“半年报”的重要维度。

看消费,昆明消费品市场加速回暖,“以旧换新”持续显效。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9亿元,同比增长4.1%。

一系列“政策包”+“活动包”的实施,让消费市场潜力加速释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4.8%、166.3%、77.6%。

五华区南亚东南亚风情街开街。图源昆明五华发布

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新风向:体育消费火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6.6%;线上消费高速领涨,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73.0%。

亮眼的消费数据和良好的消费体验,展现出昆明消费市场多元的需求和巨大的潜力。昆明消费,值得继续发力。

力争从“半年稳”到“全年好”

“稳中向好”还体现在更多领域。

在外贸进出口方面,上半年,昆明外贸进出口完成810亿元以上、增长超过9%。

2024年,这些数据分别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534.2亿元,同比增长6.4%,进出口规模占全省57.6%,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3位。昆明的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展现出强劲韧性。

这种“好”,还体现在民生领域。上半年,社会民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农业、水利、卫生投资分别增长20.2%、25.8%、12.3%;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9%。

认真分析昆明经济“半年报”,固然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可圈可点的答卷,但在部分领域表现的却并不理想。上半年,昆明投资降幅有所收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8.8%。固投对稳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行至年中,棋至中局。昆明还有很多任务要完成、还有很多困难要攻坚,唯有锚定目标、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务实苦干,方能实现从“半年稳”到“全年好”。

来源:昆滇经济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王熠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