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媒看云南丨这些特产都是云南的王牌;中老铁路“跨境游”热度持续攀升;楚雄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云南发展成就与独特魅力,云新闻客户端开启“央媒看云南”特别策划,每日精选中央媒体对云南的最新报道,通过权威视角记录云南的变化与发展。无论是最新的政策解读、引人入胜的文化活动,还是感人至深的基层故事,我们都将一一呈现,讲好云南故事,共享发展成果。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锚定创新第一动力,坚定不移发展新质生产力。
DeepSeek大模型火热出圈、智能机器人亮相春晚舞台和马拉松赛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刷新世界纪录……进入2025年,创新成果井喷式涌现,新质生产力正深刻改变着中国经济的内涵和能级。
从云贵高原到塞外草原,2000多公里的间隔,新质生产力各展千秋。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即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在云南,听到当地把农业作为“芯片”产业来抓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一一盘点,“云南本地产的茶很多,当年就是茶马古道,中药材历史悠久,小粒咖啡很好喝,还是橡胶主产区,有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坚果……这些特产都是你们的王牌”。
……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义乌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全力以赴拓展国内外市场——
国际方面,聚焦中亚、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区域和新兴市场,纵深推进小商品城品牌出海征程,今年上半年,新签约品牌出海项目14个,累计布局落地60个,覆盖28个国家和地区,服务5000余家商户出海开拓全球市场;国内方面,深入推进“市场万里行”行动,组织数百家企业赴云南磨憨、江西景德镇、福建晋江、河北正定等地开展贸易对接会,义乌商户几乎是“三天一小展,一周一大展”。
(人民日报记者:汪晓东 吴秋余 刘诗瑶)
一堂奥运名将讲授的“科学健身”课
近日,李昕、奚爱华、郭伟阳、赵帅、郑姝音等奥运名将走进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红河学院附属学校,为孩子们和体育爱好者带来一堂聚焦“科学健身”“体重管理”的公益健康课。
面对大家关于如何坚持运动的疑问,他们不约而同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体操奥运冠军郭伟阳说,许多人视运动为负担,内心有抵触,“改变观念,把运动当作追求健康、享受快乐的方式,感受会完全不同。”
“管理体重首先是为了身心健康,不用苛求训练量,也不要节食。”跆拳道奥运冠军赵帅认为健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他建议大家“多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坚持下去”。
跆拳道奥运冠军郑姝音对女性保持身体健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有助于减少精神内耗,合理饮食搭配也是关键,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能让运动效果事半功倍。
在当天的互动环节,奥运名将与孩子们和体育爱好者一起体验接力运球投篮、跆拳道踢靶接力、气排球垫球接力等活动。当奥运亚军、原中国女篮运动员李昕踏上篮球场,她瞬间转变为一丝不苟的教练,从控球、步伐等方面纠正和指导活动参与者。李昕表示,体育带给人们的不仅有身体健康,还有精神面貌的改变,能让人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身着跆拳道服的孩子们奋力踢靶,稚嫩的“哈”声中透着一股初生牛犊的锐气。赵帅表示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希望他们坚持下去,不断体会跆拳道运动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新华社记者:易嘉欣)
路通人和!我国加速织就交通“经纬网”
深入开放合作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8月5日13时许,云南磨憨铁路口岸人流如织,搭乘中老铁路D87次列车前往老挝的旅客正排队等候通关。
正值暑运,“跨境游”热度持续攀升的中老铁路,不仅极大便利了两国的交通往来,更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新引擎。磨憨边检站执勤四队负责人孟涛介绍,今年前7个月,磨憨铁路口岸共计验放出入境旅客14.6万人次,同比增长10%。
现代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为紧密相连的“地球村”。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丁怡全 杨驰)
像占芭花一样绽放
——老挝的现代化机遇
铁路故事:“陆锁国”变“陆联国”
老挝是中南半岛上唯一的内陆国家,过去常被称为“陆锁国”,公路、内河航运、航空曾是出行的主要选择。中老铁路的开通,打破了老挝“陆锁国”的困境,为其在出行方式、产业结构、经济体系等方面带来了深刻而长远的变化。
1月2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在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进行装箱作业。新华社发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昆明站内的复兴号“绿巨人”和老挝万象站内的“澜沧号”动车组列车,满载着两国人民的期待,开启了一段跨越山河、相向驰行的旅程。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在通车仪式上激动地说:“老挝人民的梦想实现了。”
截至2024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单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万人次增至160万人次。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由8列增至最高86列,累计发送旅客3560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由初期4列增至最高16列,普速旅客列车扩编为10辆以上,累计发送旅客超740万人次。
中老铁路缩短了交通时间,为经济社会活动带来了便利,也加速了老挝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王懂棋)
推进业态产品模式创新云南楚雄以品牌赋能文旅发展
楚雄以建设旅游旺州为目标,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楚雄场景、楚雄体验。今年上半年,楚雄州完成旅游投资49.32亿元,同比增长23.8%;旅居楚雄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旅居、城镇旅居等业态统筹培育,全面启动35个乡村旅居、10个城镇旅居重点点位打造;推进业态、产品和模式创新,加快发展假日经济、节庆经济。
节庆经济成为消费增长强引擎。据统计,楚雄州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2696.8万人次,同比增长2.33%,实现旅游花费246.57亿元,同比增长9.48%。楚雄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表示,楚雄州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融合为径,让品牌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当地的一张名片,楚雄彝绣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2022年至2024年,楚雄彝绣经营主体由538户增至2233户,产值由8亿元升至11.3亿元。
据悉,下一步,楚雄州将提升文旅品牌外向度、文旅产业知名度、旅居楚雄美誉度,创新旅居业态,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康养旅居胜地,把“文旅流量”变成“经济增量”。
(经济日报记者:管培利 曹松)
收获时节
8月5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活水乡雨麦红村的万寿菊喜获丰收。 经济日报记者 王勇摄 (中经视觉)
云南日报-云新闻 出品
编辑:郑海燕 综合整理
美编:李苒苒
审核: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