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云新闻策划丨一朵花????一个产业????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5-08-15 09:19:47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云新闻策划丨一朵花????一个产业????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鲜花有故乡,那一定在云南。

这里野生的山茶、杜鹃、龙胆、报春花是物种的世界分布中心,这里种植的康乃馨、玫瑰、洋桔梗、非洲菊填满了全国各地的花店。

今天是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让我们从一朵“云花”的视角,了解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云南实践。

昆明盛开的虞美人花 胡妤雅 摄

“一朵花”感受云南的得天独厚

从“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中,我们不难窥见云南植物在全世界的地位。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云南,有着我国从海南岛到长白山的各种自然地带,垂直立体气候滋养了不同植物,造就了全球罕见的“鲜花四季轮转”奇观,也为花卉产业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基础条件。

“大千世界·镜显美丽”大型生态视觉艺术全国巡展在昆明首展 杨峥 摄

云南拥有超过2500种野生花卉资源,其中不乏珍稀品种。例如,高山杜鹃、报春花、绿绒蒿等,它们不仅是中国特有的植物瑰宝,也是全球园艺爱好者眼中的珍品。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云南发展花卉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朵花”让云南的浪漫触达世界

云南花卉对全世界极其重要,不仅因为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因为从云南走出的许多花卉妆点了全世界的花园。

位于英国南安普顿新森林中的Exbury花园,以其壮观的杜鹃花和山茶花而闻名。图据 雨馨盐柔椰3岁

早在1739年,英国人罗伯特·詹姆士(RobertJames)就第一次把活的山茶植株带回英国,随后,“山茶”席卷了众多欧洲花园。1820年前后,英国传教士把我国的藏报春从广州引入英国,于次年开花,引起极大轰动……

从种子到花朵,从园林观赏到节日伴手礼,从田间地头到世界餐桌……云南的“鲜花经济”并非单点突破,而是构建起“以花兴业”的生态网络。

昆明教场中路蓝花楹大道 杨峥 摄

今年昆明蓝花楹节期间,赏花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更催生出“紫色产业链”:蓝花楹造型的3D打印甜品、以花瓣为原料的天然护肤品,从胸针到冰箱贴、从冰淇淋到丝巾,“赏花”早已不是闻花香、拍照留念那么简单,而是变成了沉浸式的游玩体验和能“打包”带走的快乐。将“赏花”升级为“吃花、买花、带走花”,以鲜花为纽带串联餐饮、文创、零售等多元业态,“赏花+”模式升级消费体验,让云南的浪漫触达世界。

位于弥勒市小河边村的玫瑰主题公园 张馨云 摄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小河边村,冻干玫瑰、玫瑰精油、玫瑰香皂、玫瑰沐浴露等数十个玫瑰主题产品,讲述着由一朵花到一个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故事,凭借着村内一望无际的玫瑰花田,小河边村建设了玫瑰花主题公园、开发1314步的“一生一世”玫瑰花步道、举办“520”玫瑰花节,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让“一朵花”发展成“一个产业”,更催生出“一种生活方式”。

“一朵花”让百姓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上世纪80代末至90年代初,云南开始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云南已经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特别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如今已成为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花卉拍卖市场,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

斗南花卉展览会 高吴双 摄

截至2024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195万亩左右,农业产值达48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400亿元,这其中玫瑰(月季)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70%,康乃馨约占全国产量的90%。

可以说,云南的鲜花承包了人们情人节、母亲节、春节等一年四季节日的“情绪价值”。

云南的农贸市场里,石斛花、金雀花、棠梨花等时令春菜琳琅满目 杨峥 摄

与此同时,鲜花的生活化渗透,在云南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从云南菜市场里目不暇接的可食用“鲜花食材”到家庭瓶插花的高频消费,鲜花已完美融入云南人的日常场景,形成“买花如买菜”的消费习惯,这种高频次的消费习惯,使鲜花逐渐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了花卉产业从批发商(B端)向普通消费者(C端)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花卉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昆明国际花拍中心 陈飞 摄

历经多年发展,“云花”产业正在形成完备的全产业链体系,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云南花卉产业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地方经济增添活力,让百姓生活像花一样美。

“一朵花”

是大自然赋予云南的宝贵财富

也是连接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美好象征

罗平马拉松专列穿过花海 图据罗平县融媒体中心

“鲜花经济”承载着“诗和远方”

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南的花

不仅美在田间地头,更美在百姓心头

云南日报-云新闻 出品

数据资料来源于: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云南日报、云南发布、云南网、地道风物微信公众号等

编辑:郑海燕

美编:潘彬琼

审核:蔡飞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