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云新闻全国生态日特别策划丨翻阅云南生态的“青金色账本”
      发布时间:2025-08-15 11:52:20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云新闻全国生态日特别策划丨翻阅云南生态的“青金色账本”

今天是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

彩云之南,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成为标配,一碧万顷、鱼翔浅底成为标识,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标签。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

在云岭大地上

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方程式

正让生态颜值持续产出

源源不断的经济产值

立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厚底蕴,云南以产业绿色转型为引擎,以生活方式绿色变革为路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民践行的新风尚,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新图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动人的生态亮色。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阅云南生态的“青金色账本”,聆听云南“点绿成金”的故事,——

滇池碧波荡漾,远处西山如黛。盛夏时节,清晨雨后的薄雾还未散尽,漫步昆明福保半岛新建的滇池绿道,蜿蜒的环湖绿道,将星海、宝丰两大湿地与千亩绿油油的稻田串联起来。

这个位于滇池东岸曾以传统村落闻名的半岛,如今正奏响一曲农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山水交响曲”,焕发出勃勃生机。

8月,西双版纳州大渡岗乡密林中,28头亚洲象组成的“大家族”正悠闲穿行。四年前那场引发全球围观的“北上南归”之旅后,这群亚洲象重返家园,如今家族“人丁兴旺”——四年新增四头健康小象,种群活力持续攀升。

从偶然“相遇”到科学守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云南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正值暑假,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各大景点迎来“研学热”。活态农耕文明和多学科融合场景,不仅让千年农耕智慧成为孩子的成长课堂,更成为无数旅人心中的“诗意栖居地”。

云南多姿多彩的生态之美,不仅流淌于山川田野,更通过机制创新、品牌赋能与产业融合,实现了从“生态保护”到“价值转化”的跨越。

清澈的洱海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如卷如舒的美丽画卷。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骑行,尽情享用悠闲时光,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十年前,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洱海边留下珍贵的合影,并郑重地交代:“希望多少年过了以后再照一张照片,那时候的水比现在更干净、更清澈。”

十年间,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洱海入湖污染负荷持续削减,水质保持优良水平,全湖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水质试金石”海菜花重现洱海。

7月以来,昭通绥江十万亩“半边红”李陆续上市,金沙江畔,南岸镇、新滩镇、会仪镇三个万亩基地串成的“李树长廊”硕果满枝。

昭通市绥江县地处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是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62.94%。近年来,当地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换渠道,大力发展林果、林菜、林药、林游等多元林区经济,以绿色富民产业“点绿成金”。

在文山丘北普者黑湖区,这里的村民们拥有一份共同的默契——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享着蓝天碧水带来的绿色实惠。

普者黑湖群,是云南高原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喀斯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当地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普者黑湖695.2平方公里流域进行全流域共同保护。绿水青山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吃上了“旅游饭”。

“捡菌比跑步更考验眼力,但菌菇宴是最好的奖赏!”最近,一场寻菌之旅趣味定向赛在楚雄南华火热开赛。参赛者手持定制地图,在松海碧波间展开智力与体力的双重比拼。

这场全民健身与本地节庆的“双向奔赴”,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在“聚人气、扩消费、育主体”中的引擎作用,赛事直接经济效应达127.8万元。未来,南华县还将以“松茸杯”赛事为引擎,进一步拓展体旅融合场景,让全民健身的热潮涌动在青山绿水间,更让乡村振兴的脉搏在体育赋能下铿锵跃动。

晨雾未散,普洱市西盟县南亢村村民娜体家的坚果林已传来锄地的“咚咚”声。她身后,翠绿的坚果树上青果初露,树间新植的咖啡苗吐露勃勃生机。忽而一场雨不期而至,噼啪噼啪叩响坚果树叶。

这场小雨,让娜体想起五年前的决定,坚定选择了当时力所乡所推广的“坚果+咖啡”套种模式。如今,立体农业的智慧正在这片土地上绽放——上层坚果遮阴,中层咖啡孕育,双重收益让她和村里的农户有了更多的收入。

“看!滇金丝猴!”一名游客激动地叫道。滇金丝猴出现在游客面前,大大咧咧坐在地上吃瓜子,或爬在树上吃松萝。这是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的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发生的一幕。

近年来,在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如今的塔城,滇金丝猴公园里的树林更绿了,山坡上的花更艳了。在这里,生态保护不是束缚发展的枷锁,而是振兴乡村的密码。“我们这里的生态,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赵德骄傲地说。

……

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深刻诠释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一片绿洲为底,“两山”在前引领

云南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编辑:王熠

美编:张琪

资料:云南日报(记者:李承韩 张文峰 陈晓波 沈迅 沈浩 张雁群 彭少杰 张帆 娄莹 通讯员:罗洪 李毅 实习生:杨梓薰)

审核:蔡飞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