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云新闻全国生态日特别策划丨一片叶 一座茶山 一种绿色经济
      发布时间:2025-08-18 14:22:28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云新闻全国生态日特别策划丨一片叶 一座茶山 一种绿色经济

云南

这片被大自然偏爱的土地

山水相依,云雾缭绕

每一寸土壤都蕴含着生命的律动

每一缕清风都吹拂着生态的旋律

而茶叶——大自然给云南的馈赠

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诉说着生态与产业相互交融的动人故事

茶农在普洱景迈山芒景上寨泡古树茶。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正值全国生态日,当我们轻捧一杯香茗,袅袅升腾的热气携着悠悠茶香,仿若将云南那片广袤而神奇的茶之天地,悄然展现在眼前。

山川孕灵 万物共育

茶史悠悠,中国人自古就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

2025年大理南涧春茶开采仪式。通讯员 适志宏 摄

而云南,作为世界茶树的核心原生地,宛如一座巨大的天然茶库,拥有着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为茶叶生长铸就了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全世界茶组植物共有31个种和4个变种,中国占30个种和4个变种,而云南就独占23个种3个变种,占比高达74.3%。从古老的野生大茶树,到历经岁月洗礼的千年古树茶,不同种类的茶树在云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如今,云南“‌古茶之源”的概念被广泛认可。从迪庆雪山秘境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澜沧江流域分布着全国97%的古茶树资源,滔滔江水润泽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双江勐库大雪山万亩野生古茶林

从濮人“以茶祭祖”的古老仪式,到布朗族“茶魂树”的生态智慧,云茶超越了饮品的边界,成为活态的文化基因库,见证了云南作为世界茶源中心从边陲走向世界的演进……

好资源孕育出云南深厚的茶文化内涵。从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到临沧、普洱万亩茶海,这里的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当地各民族以茶为生、以茶为礼的智慧,承载着茶马古道上马帮铃声里的坚韧与开拓。

世代护绿 永续春山

在西南边陲原始森林,古茶林、古老村寨,交织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栖居地。

茶农前往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采茶。陈飞摄

秉承“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生态发展理念,云南景迈山先民们以古茶林为核心,集约利用山区土地,逐渐创造出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山地人居环境。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茶”主题项目的空白。当地人敬重自然、热爱自然,认为茶树有灵、自然有灵,茶祖信仰和世居民族文化至今在这片山林中保持着蓬勃生命力。

近年来,云南茶产业正以“绿色”为底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通过政策激励和主体培养、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有效措施,实现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绿色有机认证茶园面积全国第一。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的茶园。云新闻资料图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坚定绿色有机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逐步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发展立体生态茶园套种滇黄精模式,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有机茶园改造,实现有机茶(含转换期)25.67万亩,获得茶园有机转换认证证书64个、有机茶产品加工认证证书27个、有机茶加工产品80个。

巴达山、布朗山两个基地始终遵循传统的农耕种植方式,采用全人工除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等管理,产出了一批生态、健康、绿色的茶叶。

从地方到企业,夯实茶产业“绿”的底色已经成为共识。

一叶融旅 百业共生

茶文化带来的经济价值,正不断被释放出来,全省各地大力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

第十七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记者 王毅 摄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印发古茶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创建方案,谋划160余个项目,统筹资金近3亿元,推动以茶兴旅、以旅促茶。普洱市推出景迈茶乡、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等茶旅项目。临沧市积极打造昔归、冰岛、滇红等茶文旅路线。省级文旅部门在巴黎举办“云腾四海·茗动天下”中国(云南)茶文化欧洲推广活动,并推介一批茶文旅路线,让世界认识云南。通过南博会、茶博会等平台,云南既做好产销对接,又开展茶文旅项目招商活动,激活云茶新业态。

从古树茶保护到有机茶园建设,从传统手工制茶到智能化生产加工,从茶马古道探访到茶禅养生体验……近年来,云南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推动茶产业以多元业态吸引消费者。同时,不断深化以“普洱茶”为主的“云茶”品牌战略,推动普洱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云茶成为“可以喝的历史”和传播茶文化的亮丽名片。

普洱倚象山茶园营地半山酒店。通讯员 王承吉 摄

当茶旅融合的画卷在山水间徐徐铺展,云南的茶故事早已超越了观光体验的边界。这片叶子从枝头的嫩芽到杯中茶汤的蜕变,正串联起一条贯通种植、加工、科研、文创、物流的全产业链脉络。

如今,茶产业不仅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更是云南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24年,产业发展带动全省茶农人均增收5800余元,同比增长6%。

被誉为“普洱茶活化石”秘境的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云新闻资料图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

云南人凭借着对生态的坚守

和对茶叶的热爱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今日之云南茶

把“两山”理念

写进云岭大地的每一片嫩芽

茶不言语,却以清香作答: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云南日报-云新闻 出品

数据资料来源于: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云南日报等

编辑:郭星余

美编:刘韬

审核:蔡飞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