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保山隆阳:文化“活水”润乡村
      发布时间:2025-08-19 22:30:34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保山隆阳:文化“活水”润乡村

在保山市隆阳区的广袤土地上,乡村振兴不仅体现在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更深深植根于文化的繁荣发展。瓦窑镇横山村与杨柳乡联合村,虽地处不同乡镇,却不约而同地在文化建设领域发力,通过打造特色文化阵地、深挖历史遗迹等创新实践,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的“魂动力”,让沉寂的乡村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横山村:文化大院“烹”出乡村生活“好滋味”

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横山村自古崇文重教,赵锡光将军驻守新疆、建功新城的抗战足迹,为村庄埋下了深厚的文化基因。走进横山村,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气息的“横山文化大院”格外引人注目。这座由挂钩部队、隆阳区政协援建,总投资约20万元的文化综合体,采用传统“一正一耳一院一厕”式布局,正房三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已成为村民精神生活的“幸福驿站”。

大院一层核心区域是双拥文化展室、党史国史教育展室和乡村振兴展室。展室内,丰富的图片剪影、翔实的文字和珍贵实物,生动讲述着赵锡光将军的抗战足迹、军政军民鱼水情深以及村庄的沧桑巨变。退役军人在此重温峥嵘岁月,感受“横山雄鹰”的精神传承;乡村振兴展室则清晰呈现脱贫成果与规划,陈列的泡核桃、大红菌、野生蜂蜜等特产,既展示乡土物产,也为产业对接打开窗口。浓厚的历史氛围,凝聚起村庄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题书画展室配备了学习桌椅和200余册书本。寒暑假时,这里是孩子们的“知识乐园”,驻村队员的阅读辅导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大院还添置了民俗乐器、电子音响以及象棋围棋等娱乐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来大院的人多了,打牌闹矛盾的少了,邻里更和睦了。”村民们感慨道。

妇女儿童之家则定期举办妇女座谈会,倾听诉求;青少年知识竞赛、农民丰收节等活动轮番上演,欢声笑语不断。宽敞的院子还成了村民的“共享晒场”和议事场所,大家一边劳作,一边交流收成、分享喜悦。文化大院真正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联合村:“著名行动”唤醒尘封的抗战记忆

如果说横山村是“筑巢引凤”打造文化高地,那么杨柳乡联合村则致力于“寻根铸魂”,让沉睡的历史遗迹重焕光彩。

联合村驻村工作队深知历史文化是村庄的灵魂。他们通过查阅史料、走访村中长者、实地踏勘等方式,在村内开展了细致的排查工作,让多处被岁月尘封的中国抗日远征军历史文化遗迹——碉堡、战壕、仓库等得以重见天日。

为保护和活化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工作队精心组织了“著名行动”。他们邀请村中长辈、文化学者及全体村民共同参与,集思广益。经过反复讨论和斟酌,为每一处遗迹赋予了既符合其历史背景与特点、又饱含乡土情怀与敬意的名字。此次行动成效显著,共完成10处抗日远征军遗迹和15处村庄地理标志的命名及上图采集工作,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同和热烈响应。

“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联合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方鸿绪坚定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多措施,加强对这些遗迹的保护和利用,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为村庄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为未来依托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横山文化大院的多元功能赋能村民生活,到联合村“著名行动”唤醒并保护抗战历史遗迹,两地的生动实践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和内在灵魂。深耕文化沃土,激活沉睡的历史基因,不仅让乡村更有底蕴、更具特色,也让村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更为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杨艳鹏 通讯员:陶江龙

编辑:徐嵩钦

审核:李兴文(杨艳鹏)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