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镇沅:擘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田野稻花飘香,白鹭翩翩起舞,村路宽敞平坦,民居古色古香……走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大仓村民小组,石径、凉亭、石桌、木栅栏,处处透着古朴的韵味,屋里屋外的绿植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一幅“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的乡村画卷,正是镇沅县2025年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印证。
2025年,镇沅县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共涉及7个乡镇20个行政村50个小组,总投资1625万元。项目建设聚焦乡村建设短板弱项,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两污”治理、村庄风貌、绿美乡村、基层治理等工作。目前,整体工程进度达90%。
“以前这里有猪圈、牛圈、鸡圈和粪塘,通过和美乡村建设后,变成了一个小花园。”大仓村民小组组长杨明荣指着眼前的景致感慨地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镇沅县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先手棋”,通过建设到户污水收集网及终端处理设备,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排放问题。统筹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等工作,不仅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也留住了乡景乡味乡愁。
要“颜值”也要“产值”。镇沅县充分挖掘和美乡村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发展庭院经济、生态创意农业和乡村休闲康养旅游等产业,做活“绿美+经济”创收文章。
入夏以后,大仓村民小组的14亩葡萄采摘园里,碧绿通透的葡萄挂满了枝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这个品种叫阳光玫瑰,那边还有一种叫茉莉香的。”葡萄基地负责人杨永一边采摘一边介绍,“我们大仓经过和美乡村建设,村子越来越漂亮了,游客也越来越多,葡萄采摘一年就能给我带来20多万元收入。”
中午时分,恩乐镇团结村丙竜田村民小组开农家乐的王富萍走进自家菜园采摘豆荚、青菜,准备为游客烹制一桌新鲜菜肴。“现摘的蔬菜瓜果深受游客青睐,这块空地改造成小菜园以后,不仅美观,还很实用。”王富萍乐呵呵地说。同村同样开农家乐的赵加才说:“我这片果园有1.5亩,不放化肥不打农药,很多城里的游客前来采摘。”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恩乐镇团结村依托地处李仙江畔、镇沅县城“南会客厅”的区位优势,精心构建“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旅融合”多元产业格局,培育标准化农家乐11家,组织农户在房前屋后建成“微花园”“微果园”“微菜园”30多个,推出应季水果、蔬菜采摘等体验式旅游产品,让市民在繁忙之余尽享“采菊东篱下”的田园之乐,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山水为韵,治理为要,镇沅县将和美乡村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深化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和“一站式”化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组织“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涵养文明乡风;把“和”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凝聚共识与群众基础,在古城镇建民村优落小组实施项目初期,一些村民认为“拆旧建新”损害自家利益,产生抵触情绪,该镇通过“院坝协商”“火塘议事”等具有基层治理温度的载体,让农户主动拆除了布局不合理的牛圈,让出了集体“大空间”。“除了定期清理公共卫生,平时看到有脏的地方,大家都会主动去清理。”杨明荣说,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早已深入人心。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胡梅君 镇沅县融媒体中心:罗成臻 王梓骁
编辑:徐嵩钦
审核:李兴文(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