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9名科学家冲刺院士称号,云新闻带您快速了解他们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
云南省9名科研人员为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从相关官方网站和官方报道中,整理了9位候选人简历信息,一起来了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云南2人在列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宿兵
宿兵,57岁,目前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官网介绍,其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云南省云岭学者和兴滇人才奖获得者。从事灵长类大脑演化的遗传学机制以及现代人类起源、迁徙与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研究。
云南大学
陈文
陈文,58岁,系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供职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云南7人在列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五〇试验场
刘春跃
刘春跃,1962年3月出生,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〇试验场副场长、研究员。参加工作以后,一直从事水下武器试验、测试设备研制和海军某装备研制工作。作为我国第一代海军某装备的总设计师,全面主持该装备的研制和设计定型工作,并具体组织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云南农业大学
魏红江
魏红江,1971年5月生,博导,主要从事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培育及实验动物化、利用动物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开展异种器官移植、小型猪疾病模型、孤雌生殖以及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研究。2020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21年入选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校企合作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昆明理工大学
梅毅
梅毅,1963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磷化工工艺与新材料方向研究。主持国家、省、企业委托研发计划项目等60余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第2);团队获2019年度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主持编制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
昆明理工大学
王华
王华,1965年5月出生,现为冶金节能减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顶尖团队带头人。入选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赵天从冶金教育奖等。领衔冶金热能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牵头组建教育部能源动力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改革虚拟教研室和工信部绿色能源-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
昆明理工大学
杨斌
杨斌,1965年5月8日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的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是教育部、科技部、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40余项。
昆明理工大学
李文昌
李文昌,1962年出生,云南省洱源县人。2021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任“云南省三江成矿系统与评价创新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于2022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顶尖团队,2023年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先后获云南省“兴滇人才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昆明理工大学
宁平
宁平,1958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有色金属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环境保护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以及地方政府科技咨询项目等30余项;第一发明人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各1项。
云南日报-云新闻整合
编辑:陈洁 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