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幸福升级 文明加码丨产业发展“壮”起来 群众腰包“鼓”起来
连日来,开远市碑格乡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中,藠头与苦荞迎来采收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藠头航拍。陈海斌摄
碑格乡地处偏远,属于高海拔冷凉山区,是开远市藠头与苦荞主要产区,在鲁姑母村委会阿痴村的藠头高产高效生产项目试验地,连片的藠头郁郁葱葱,长势格外喜人。村民们熟练地穿梭其间,将一颗颗饱满的藠头从土里挖出,紧接着迅速进行分拣、切茎,而后装袋。
种植户陈永强正在挖藠头、分拣藠头。郭斯维摄
“今年种植了8亩藠头,每亩产量1.5吨,每公斤5元,今年预计收入达到9万多元。”碑格乡落坡洞村委会落坡洞下寨藠头种植户陈永强开心地说。
村民正在采收藠头。郭斯维摄
村民采收的藠头。郭斯维摄
碑格乡藠头品质优异,果形匀称、色泽晶莹,口感脆嫩,享有“珍珠玉藠头”的美誉,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近年来,碑格乡通过建设藠头加工中心,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碑格乡藠头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据了解,今年碑格乡藠头种植面积达1.6万亩,预计产量1.76万吨,按当前市场价每公斤5.2元计算,产值将突破8000万元。
藠头航拍。陈海斌摄
除藠头产业外,苦荞种植产业也发展迅速。眼下正值苦荞丰收时节,村民们正有序进行脱粒、筛选工作。苦荞富含维生素和亚油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血压等功效。今年苦荞长势良好,丰收喜悦洋溢在村民脸上。
“种植了7亩荞,产量有1.2吨。”碑格乡鲁姑母村委会阿痴村村民杨成万说。
村民正在打荞。陈海斌摄
今年碑格乡苦荞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预计产量1500余吨。
为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碑格乡立足本地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耕“土特产”文章,通过做优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业态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藠头、苦荞、花椒、万寿菊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真正把特色产业打造成致富“金疙瘩”,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开远市融媒体中心:郭斯维 陈海斌 李雪琼
云报全媒体采访组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李兴文
审核:张晓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