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磨憨—磨丁合作区第一所高中开学 112名学子“家门口上学”
9月1日上午,磨憨—磨丁合作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合作区一中”)举行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首批112名高一新生在新落成的“家门口”校园中开启学习之旅,见证磨憨教育史上从“0”到“1”的飞跃——彻底结束了当地没有高中的历史。
合作区一中的建设,是回应民生关切、完善区域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过去,由于本地没有高中,许多学生只能远离家乡到异地求学,家庭负担重、孩子奔波苦。2022年4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后,在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的全程指导和协调推进下,这座现代化高中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拔地而起。从规划立项、审批招生,到教师招聘、课程设计,再到最终由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托管领办,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昆明托管磨憨的诚意与效率。
合作区一中占地面积87.04亩,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较原计划提前58天竣工,共规划24个班级,今年正式招生,可容纳1200名学生。待二期完工,规模将扩展至36个班、1800个学位。
开学典礼上,高一1班学生毛以林激动地说:“我们感受到了省会城市给边境小镇带来的实惠便利,我不用再远赴他乡求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他的话道出了许多边境家庭的心声。
合作区一中的成立是“战略所向、民生所系、发展所需”。当天,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主任陈瑞斌从“感恩时代、珍惜机遇、携手共进”等方面为核心主题讲授“开学第一课”,勉励同学们用好这来之不易的学习平台,把握好三年宝贵的青春时光,努力成长为担当有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和栋梁之材。
合作区一中校长赵宾介绍,学校以“立足磨憨、服务周边、面向南亚东南亚”为办学目标,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共享省会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只是让同学们“有学上”,更要让大家“上好学”,努力让学校成为培养边境人才、服务边疆发展的“新阵地”。
合作区一中的建成,是昆明市教育帮扶磨憨镇的又一生动缩影。自2022年托管以来,昆明通过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教研联动等方式,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帮扶全覆盖。昆三中、中华小学、教工一幼等优质校陆续对接磨憨,显著提升当地教育质量,两名磨憨小学生首次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云南省区域赛一等奖。2024年,磨憨完小入选云南省示范性国门学校。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王琼梅
编辑:丁星亦
审核:李兴文(王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