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云新闻·滇地宝藏④丨宁洱:古道炊烟暖,盟誓岁月长
      发布时间:2025-10-15 22:57:56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云新闻·滇地宝藏④丨宁洱:古道炊烟暖,盟誓岁月长

开栏的话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也是文化的“密码本”。或许是机缘巧合,又或许因云南本就包容万千、丰饶多姿,我们在策划中发现:将“滇地宝藏”四字如庖丁解牛般拆开,其所含的偏旁,竟与这片土地的天然气质不谋而合。云新闻特别推出《滇地宝藏》系列策划,从水(氵)、土(土)、宝(宀)、草(艹)四重意象出发,带你走进地名背后蕴藏的云南故事。

这一次,我们不止于风景推荐,更愿邀你走进地名的笔画之间:在“水富”的润泽中感受生命流动,于“红河”的沃土上见证丰收的馈赠,从“宁洱”的屋檐下聆听历史的回响,到“绿春”的山林间亲近自然大口呼吸……当水的灵动、土的厚重、人文的积淀与生态的葱茏在云岭大地上交织融合,我们终将领悟“滇地宝藏”四字背后,蕴藏的是山河为卷、人文为墨的绵长叙事。真实、立体、丰盈的云南,不仅是远方,更是心灵可以栖居的诗意故乡。



“宝藏”档案

地名:宁洱

坐标: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古人云:“举其名,如见其地;审其意,即辨其疆。”地名生动记录了人们探索世界的历史,同时也是民族变迁、融合的一面镜子;凝结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精髓。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努力追求着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于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寄托这一美好愿望的地名载入史册,成为构筑中国地名的广泛用词。而“宁”字,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

西汉时,今宁洱地属益州郡徼外地。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被纳入汉朝的行政体制,属永昌郡。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置宁洱县,属普洱府。1949年,宁洱县政府成立,属宁洱专区。2007年,正式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宁洱县城的温暖晨曦。 许时斌 摄

宁洱,意为“安宁的普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宁静秀美、古韵悠长,寄托着人们对于幸福安定生活的殷切期望。

古道驿站,茶韵源长

茶马古道从这里开启,通向四面八方的遥远区域,串联起商贸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

宁洱那柯里茶马驿站,“一个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古时,普洱是滇南茶叶集散贸易的中心,而那柯里,曾是茶马古道上热闹繁忙的驿站,它的名字意为桥旁的好田地,即:村庄小桥流水,沃土肥田,是理想的人居之地。

高吴双 摄

漫步其间,青石板路依旧,却不再听到马帮的阵阵驼铃声。游客们悠然踱步,在这里,或慢品普洱茶的醇厚芬芳,或感受咖啡的浓郁香醇,任思绪在闲适中飘远。“左手咖啡右手茶”,这样的惬意,在那柯里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远道而来的旅人在这片古韵之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心灵有了栖息之所。

高吴双 摄

茶马古道的变迁,宛若一部镌刻于山河之间的壮阔史诗,这条蜿蜒于险峰深谷的崎岖之路,曾见证马蹄与驼铃承载的艰辛岁月,如今,它不再仅是商旅往来的通道,更化作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的有力注脚,在这片承载着历史回响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正焕发着崭新的光彩。

立碑盟誓,团结花开

1951年元旦,26种民族(含支系)的土司、头人、代表和党政军领导人的48位代表,在普洱红场会盟立誓、刻石为记,共同建立了民族团结誓词碑。那一日,各族代表许下最坚定的承诺:“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这份誓言,如同春风化雨,悄然融入了宁洱的每一寸土地。

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勉励大家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如今,在宁洱县城的民族团结园内,这块石碑依然静静矗立,见证着宁洱各族人民将碑文上的誓言,一步步化为日常生活的生动实践。

清晨的集市上,哈尼族阿妈和彝族阿奶挨在一起聊着家常,她们一个卖着刚采的菌子,一个摆着新鲜的蔬菜,彼此帮忙吆喝售卖,仿佛本就是一家人。夜幕降临时,民族团结广场上最是热闹。不知是谁先弹起了弦子,热情的舞步就跳了起来,山歌也跟着响起。很快,所有人都加入了这场即兴的歌舞会——不分彼此,不论民族,只有被同一片星空照耀的亲人。立碑盟誓的初心,就这样在柴米油盐中生根,在欢声笑语里开花。

宁洱县城航拍。许时斌 摄

昔日的边远之地,如今已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是他们内心幸福感最直接的印证。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已然盛放,它不仅装点了山川,更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心田,转化为推动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故事再动人

终究是听来的讲述

宁洱这座小城的魅力

值得大家亲自来体会

这份宁洱的旅游攻略

快快收藏


那柯里茶马驿站

地点:宁洱县同心镇

高吴双 摄

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百年荣发老店,部分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茶文化、古道文化。这里也是文艺聚集地,可品茶咖、学绝版木刻、玩植物染,享受慢时光。

普洱民族团结园

地点:宁洱县城凤凰路12号

陈飞 摄

入园参观游览民族团结誓词碑及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免费开放。参观人员可在每天早上8:30—11:30,下午2:30—5:30到门卫室登记后,自行进园参观。如需讲解服务的,需提前1—2天拨打0879—3231010预约讲解。

磨黑古镇

地点:宁洱县磨黑镇

图源:宁洱发布

素有“滇南盐都”“革命老区”之称的磨黑古镇,曾因盐茶商贸繁荣昌盛,可以在古镇里参观历史的古建筑群,打卡初心园,参观阿诗玛广场、杨丽坤故居。吃货们记得不要错过当地的特色烧烤、炭烤干巴、香肠等美食哦!

普洱山

地点:宁洱县龙潭公园

图源:宁洱发布

普洱山又名天壁山,俗称“西门岩子”,海拔1838.3米,岩石陡峭,拔地而起,山势如壁,耸入云天。秋冬季节的清晨,可在普洱山看到磅礴云海,每当晨曦初照,有“天壁晓霞”“仙洞春云”之景。

锦袍山

地点:宁洱县东山路东150米

图源:宁洱发布

古普洱府时期,锦袍山地处东城门外,俗称“东门山”,山顶有一塔,当地人俗称“东塔”;古称“凌云塔”“文笔塔”,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塔高35.1米,共17层,为古普洱府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西岭温泉

地点:宁洱县宁洱镇普德线

图源:宁洱发布

古普洱府时期“普阳八景”之一的“西岭温泉”,位于宁洱县城至德化路方向7公里处,温泉水质清澈见底,不分冬夏,水温约30℃—32℃,水含硫磺。游玩之余,还可以尝到鲜甜美味的温水鱼、自家养殖的跑山鸡以及各种特色烤串。


别再让宁洱只停留在故事里

下一次出发

不妨就把旅程交给这座小城

踏上茶马古道被岁月打磨光滑的石板

在誓词碑前听老人们讲述那段往事

在这里

喝一杯古法普洱烤茶

唱一曲民族歌谣

在繁星满天的夜晚

与各族同胞围炉共话

宁洱的山水与温情

早已备好

滇地宝藏,我们下期再会~

云南日报-云新闻 联合出品

策划:谢炜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编辑:谢祥睿

美编:潘彬琼

部分资料来源:宁洱发布、普洱史志等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