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丰收图鉴|稻谷黄、瓜果香,麒麟金秋日子甜
这是一组来自麒麟区秋天的“丰收写真”
稻田里,收割机轰鸣
果园中,果香四溢
快来,一起云分享这份沉甸甸的收获!

水稻丰收。
在越州镇横大路村的连片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稻浪起伏,收割机轰鸣作业,金色稻谷如流水般倾泻入仓。作为“统一品种、制度、施肥、管理”的标准化种植示范田,这里以“农田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环境生态化、经营产业化”为抓手,完善田间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配套,为机械化管理扫清障碍。无人机精准施肥施药提升作业效率,物理与生物防治结合减少农药使用,预计亩产达700公斤以上,较传统种植增产超20%。

机收水稻。
东山镇撒基格村的600亩水稻也迎来丰收,今年村里480余户农户全程享受机械化服务,“弯腰收稻”的传统场景彻底成为过去。近年来,麒麟区扎实落实惠农政策,推广农业机械化与社会化服务,推行“机械化播种育秧—耕整—插秧—植保—收获—烘干加工”全链条作业,推动水稻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三宝街道青峰村的玉米制种基地里,金黄的种子堆成小山。作为拥有20多年制种历史的专业村,青峰村委会以“支部+农户+公司+基地”模式为核心,从种植规划、中耕管理到后期收购,全流程严把质量关。收购现场,检验员忙着检测种子水分、查验品质,农户笑着算起增收账:“今年种了10亩,预计收入很可观!”

玉米丰收。
潇湘街道麒麟果乐园内,梨树郁郁葱葱,木梨经过封装后,发往全国各地。果乐园自2016年建设以来,已培育木梨、青翠苹果,黄金蜜糖李等10余个特色水果品种。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劳务承包”模式,带动农户获得“地租+打工”双份收入,让特色水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

木梨丰收。
从粮食的“醇厚黄”到果园的“甜蜜红”
麒麟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
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如今,麒麟区正以粮果双丰的扎实成效
让丰收的喜悦传遍城乡
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隋鑫 通讯员:李丽
编辑:黄芳
审核:丁星亦(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