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2025乡村智慧路云南行丨从“会养猪”到“慧养猪” 温氏赋能沾益畜牧业
      发布时间:2025-10-31 16:02:45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2025乡村智慧路云南行丨从“会养猪”到“慧养猪” 温氏赋能沾益畜牧业

家在甲骨文中写作“上宀(房屋)下豕(猪)”,表示屋里养着一头肥肥胖胖的猪。如果甲骨文会说话,也许会告诉我们:猪是财富象征,养猪不是难事。

2025年10月28日,“乡村‘智’慧路云南行”第二季全媒体行活动走进曲靖市沾益区,探访曲靖市沾益区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简称“沾益温氏”)。在这里,“会养猪”和“慧养猪”,可是两码事。

一场秋雨一层凉,位于沾益工业园区城西片区的温氏畜牧办公楼,笼罩在一片雨雾中,而在50公里外的温氏菱角种猪场的配怀舍里,温度始终保持在20-25摄氏度,暖意融融。

菱角种猪场,工作人员在检查猪群情况后记录种猪档案卡。

“看,屏幕上这22度刚好,母猪最舒服。”温氏云南信息化经理严于勋指着墙面上的显示屏,轨道上的拉塞特巡栏机器人正缓缓滑动,镜头扫过之处,猪群状态通过该公司打造的“牧视通”系统实时传输到百里之外的办公楼里。

这套让养猪变“聪明”“省事”的系统,藏着温氏的数字化秘诀。

2017年7月至2024年10月期间,菱角种猪场投入超1.15亿元升级自动化设备:自动环控系统能实时监测猪舍温度、精准调控通风,自动刮粪系统实现高效清理与资源化利用,自动送料系统能精准输送饲料,员工轻点APP就能调节投喂量,“瘦的多喂两把,胖的少给点,确保个个体况均匀。”严于勋边演示边说。

2024年11月新增的1314万元智慧设备更添底气,“我们引进的拉塞特轨道巡栏机器人与自动饲喂系统,填补了智慧平台的一块拼图。”严于勋介绍,全新的智慧平台集生产管理、精准饲喂、背膘管理、巡检管理等11项核心功能于一体,实现“种猪场六无”场景,即无人查情、无人评膘、无人调料、无人估重、无人点数、报表无纸化,进一步推动养殖模式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种猪场六无”场景。

“以前110人管9000多头母猪,现在76人就够了。” 严于勋翻出后台数据,PSY(每头母猪年提供仔猪数)突破26,单头猪饲料成本省了15元,“依托大数据与智慧模型,猪场实现全程远程监管与溯源分析,为集团一事业部一区域公司一分公司一生产单元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技术红利正通过合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沾益区白水镇大德村的养殖小区就是样板之一。大德村党总支通过探索“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项目支撑”的模式,整合多方资源,依托温氏龙头企业,建设占地35亩现代化、高效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2020年生猪养殖合作社与沾益温氏签订合作协议后,将养殖小区委托沾益温氏经营,每年收取委托费用48万元。

温氏技术人员(左)对合作农户(右)进行上门指导

温氏欢迎每一位想从事肉猪养殖的农户,“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由公司研发并生产种苗、饲料、药物,农户按照公司的排期领取,饲养过程中公司指派专业管理人员现场指导,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最后公司按养殖合同价格回收产品,并与农户结算。”温氏云南办公室经理韩琼灵表示,这种模式帮助沾益区的农户降低了养殖门槛,更关键的是,帮助签约农户解决了资金周转、技术支撑及市场波动等三大难题。

2024年沾益区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区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80.66亿元,其中牧业产值41.68亿元,占据半壁江山。

今天,在沾益区畜牧业中,温氏的示范效应日渐凸显,其通过“牧视通”“AI 诊疗”等技术,让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学会“靠数据养猪”。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温氏集团‘数智温氏、AI养殖新范式’战略,全面推广“牧视通”“AI诊疗”与“种猪场六无”三大产品体系,实现空间、时间与管理维度的全面升级,真正实现AI从探索到落地,持续引领智能养猪新范式。”温氏云南副总经理陈堪贤说。

从猪舍里的机器人到农户手机里的APP,沾益温氏对“慧养猪”的实践,正让沾益畜牧业在数字化道路上越走越稳。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记者:陈创业 郑海燕 姚智慧

编辑:陈创业

图源:曲靖市沾益区温氏畜牧有限公司

审核:张海燕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