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印象昭通看振兴丨绥江林家坝: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从昭通市绥江县城出发,驱车23公里,再沿乡村公路行至南岸镇南岸村23、24组,林家坝的景致便豁然展开。金沙江畔,统一改造后的61户民居沿着山麓有序排布,这个常住人口281人的小村庄,早已褪去从前的质朴简陋,以山清水秀的生态底色、整洁雅致的农家风貌,成了不少游客寻觅的乡村休闲好去处。

“以前村里都是老旧土房,路也不好走,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不一样了,房子漂亮了,游客多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民李大姐一边打扫自家庭院,一边笑着说。南岸镇对照县委、县政府“6656”美丽村庄建设标准,投入600余万元,按“一户一方案”改造房屋风貌,动员村民美化庭院,还配套建设了旅游基础设施,林家坝的村容村貌就此迎来巨变。

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林家坝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厕所革命,还组建志愿服务队为村民和游客服务。“我们把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都纳入党支部中心工作,就是要让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南岸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村里实现了基层党建水平、服务能力、产业效益同步提升,支部班子、党员队伍都成了推动发展的“硬力量”。

要让村民持续受益,产业融合是关键。林家坝探索出“党支部+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引入市场主体负责整体运营,通过“以商招商”吸引300余万元投资,发展出民宿、农耕体验等多种业态。“我们把‘小散弱’资源整合起来,抱团发展才有竞争力。”村集体公司负责人介绍,村里统一流转土地成片开发,村民不仅能拿土地租金,还能参与“811”联农带农机制运营利润分成——运营利润中,公司占80%,集体公司占10%,10%直接分给村民。

致富能手林昆就是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依托美丽村庄建设,林昆投资20万元建起“山水人家”农家院,每年能有6万元收益。“自己富了不算啥,带动乡亲们一起富才好。”林昆说,农家院建设时,他雇了50多位村民务工,人均增收1000余元;如今每到周末,还会招1—2名临时工,每人每年能多挣1万多元。

游客的到来,让这个小村庄充满活力。“一般3月到7月游客最多,今年国庆期间生意也不错。”绥江南岸林家坝度假山庄的曾林春激动地说,“看着村里越来越热闹,大家的幸福感都很强。”据统计,自2022年6月开业以来,林家坝已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余万元,发展民宿3家,吸引9人返乡创业,带动56人就业,户均增收1.8万元以上。

为了让乡村更和美,林家坝积极开展“美在家庭”评选,选出“卫生家庭”“孝亲家庭”“勤劳致富家庭”等,用家庭美带动村庄美。“现在村里不仅环境好,乡风也更文明了,大家都想着把日子过得更好。”村民纷纷说道。如今的林家坝,正以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翼,在农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篇章。
云报全媒体记者:王小羽 马喆 隋鑫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郎伟 绥江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谢祥睿
审核:李兴文(马喆 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