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财富 > 正文
冬农开发鼓起农民钱袋子
      发布时间:2013-12-05 15:29:4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冬早蔬菜香飘海内外,冬马铃薯享誉国内外,冬季香料烟云南独有——

冬农开发鼓起农民钱袋子

高原特色农业巡礼

开发面积

2400 万亩

冬农开发面积已超过2400万亩,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

冬早蔬菜

837万吨

今年产量837万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40多个国家及地区

实现产值

302亿元

去冬今春冬农实现产值302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达1006元

12月早已是万木凋落的冬季,然而临沧市博尚镇,1个月前种下的油菜已然一片绿意,孕育着农民春季增收的希望。走向金沙江边、红河两岸、潞江坝里,高原的阳光下黄瓜、无筋豆、西红柿、啤饲大麦、油菜、西瓜、仙人果……绿的、黄的、红的,五彩的田野昭示出我省依托气候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以科技为抓手,以加工为突破,冬季农业开发从面积到产量、从深度到广度、从规模到效益都跃上了新台阶,冬早蔬菜香飘海内外、冬马铃薯享誉国内外、冬季香料烟云南独有,闯出了高原热区农业的新路子,收入装满了农民的钱袋子。

我省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抓手、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冬季农业开发大戏上演出幕幕精彩。

冬季农业开发范围和品种数量越拓越宽。开发区域从2003年10个州市的59个县逐步扩大到全省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如今,全省冬季农业开发面积已超过2400万亩,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产值突破300亿元。冬季农业开发品种从最初的以冬玉米、冬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逐渐拓展到冬早蔬菜、冬马铃薯、冬玉米、啤饲大麦、冬油菜、冬季烤烟和香料烟等经济作物。全省冬季农业开发形成了以滇南热区为主体、金沙江低热河谷为补充、滇中及以北地区大棚温室等为延伸的冬季农业开发格局,以产品数量优势、作物种类丰富的特点在全国占领了主要市场份额。

产业效益和增收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市场打开了,农民得到了实惠,去冬今春全省冬农开发实现产值302亿元,亩均产值达到1231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400元提高到1006元,增加2.5倍。元谋县去冬今春种植冬春早菜14.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4500元,来自蔬菜的收入就占了家庭人均纯收入的70%,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市场占有率今非昔比。冬早蔬菜、冬马铃薯等种植面积连续10年快速增长,产量和效益持续增加,成为冬农开发的优势主导产业。2013年,全省冬早蔬菜产量837万吨、冬马铃薯鲜薯产量296万吨,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元谋、通海、弥渡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宣威、陆良、芒市、建水、富宁等县(市)成为全省重要的外销马铃薯基地。

科技创新和推广运用打造出增收田。以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等为主的“十大科技增粮措施”为冬季农业开发提供科技支撑。去冬今春全省完成小春粮食高产创建154片、160万亩,间套种完成1000万亩,覆膜种植300万亩,仅这3项措施就增产粮食70多万吨。

产业化经营助冬农产品经济效益提高和竞争优势增强。全省冬季农业订单开发面积达1100万亩,占总面积的45%。冬马铃薯、供港澳蔬菜等基本实现订单生产。全省冬农开发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农户共同参与开发的经营格局。

(记者 张锐 张炯雪)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