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 精雕细琢打造精品
随着昆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拥堵”这个大城市挥之不去的阴影也开始时常笼罩着昆明主城。“道路提升整治方案不仅要考虑交通的通达性,还要在定位、标准、效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容环境整治要体现生态和自然,路牌设计要有历史文化感,要通过提升整治水平,体现五华区道路的高品质、高质量,有效提升城市品质。”五华区发出了动员令。
今年,五华区负责实施了圆通街、鼓楼路、金色大道、国防路、瓦仓西路等10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了马村立交、小屯立交、黄土坡立交等三个交通节点改造和五华80号、201号路交通微循环改造等。在此过程中,五华突出重点,围绕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的目标,彰显道路特色,根据各道路特点制定相应整治措施。随着圆通路、鼓楼路、金色大道(五华区段)3条道路综合整治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今年五华区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圆满结束。
此次整治着重对道路及人行道综合整治、绿化提升改造、架空杆线入地、照明设施改造、建筑立面整治等进行全方位一体化改造。其中,圆通路改造过程实现了“资源最大限度沿用,施工最小限度扰民”,经专业部门评测,改造后的圆通街的总体通行能力提升约为6%,沿线居民和商户满意率达100%;鼓楼路的改造同步实施下水道的清掏,使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恢复161升/秒,增加了64.7升/秒,路上曾经大大小小60多个积水点和淹水点,目前都已被消灭。金色大道综合整治工程还同步实施改造财经学校大沟卡口河段,新增172米雨水及泄洪管,增大了下大雨时红锦路附近的排水能力。
此外,在道路综合提升整治中,五华区注重突出文化,在部分道路上增设文化墙,体现五华历史文化特色。在圆通街大兴坡高挡墙处新增设了以反映云南历史和昆滇八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如护国运动、改土归流、昆明明清城池图等。在小菜园立交桥通向圆通山后门的道路右侧,也有一段崭新的文化墙,长约150米,110首唐诗宋词刻在实木木板上,看上去极具文艺气息。“唐诗宋词刻在精致的木板上,看上去很舒服,读上去也特别有诗意。”恰巧路过文化墙的市民王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