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昭通市大寨子派出所赶着马儿服务农家
      发布时间:2013-12-30 09:46:5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拿问题引导警务 用行动回应民意

大寨子乡位于昭阳区西北部,距城区86公里,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东与鲁甸县新街乡接壤,南与大山包乡毗邻,西与四川金阳县隔江相望,北与永善县码口乡相连,是两省三县(区)的交汇点。全乡辖区共8个行政村、107个村民组,辖区居住着汉、彝、苗、蒙古、白等民族共1.6万人。这里集中了昭阳区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由于地势险峻,环境恶劣,山高坡陡,导致大寨子乡交通落后,不通公路的地方涉及2452户9700余人,其中最远的村组离乡集镇40余公里,群众的生活用品要靠人背马驮。

“辖区山路基本是呈垂直V字形,有的村组群众到派出所办事要步行20余公里山路,到乡有关部门或者到派出所办事,往往要提前1天走路或者在清晨4点左右开始带着电筒从家出发,往返最少要2天。”所长邓书军感叹。

“大寨子派出所总共就有4名民警,如果我们不创新工作方法,拿问题引导警务、用行动回应民意,警情跟着民意走,最后的结果是群众对公安工作不满意,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也不满意。”邓书军说。

去年4月4日,辖区村民李官明等4人到刘发国家,询问自家水管被人砍断的事情时发生争执,在抓打过程中,刘发国造成李官明重伤。由于山区没有通讯,报案人走了10多公里的山路才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接警后步行赶到事发地,这样一来一回耽搁了民警出警处警的最佳时机,致使犯罪嫌疑人逃脱。抓不到犯罪嫌疑人,受害人不高兴,民警对自己的工作也不满意。

面对这些问题,今年5月以来,大寨子派出所民警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毅然在辖区推行“马背警务”模式,采取“错时服务、农时服务和预约服务”方式,赶着马儿深入乡村到群众家上门服务。

邓书军介绍,预约服务就是通过事先发放的警民联系卡广而告之,每逢赶集天为提前预约过的群众办理业务;错时服务就是把服务时间压缩到早上8点到下午3点,以便不耽搁村民赶集回家时间;农时服务就是在村民农忙季节算计好到达村民家的时间,刚好赶上农民在家的早上8时前、12点至1点、晚7点以后上门服务。

记者看到,外出服务时,民警随身带上了他们所称的“十件宝”:照相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拷、询问笔录、报警回执、常驻人口登记表、流动人口登记表、安全防范宣传资料、警民联系卡和群众反映信息登记本。在山高坡陡的崎岖道路上行走,民警的体能只能保证正常的徒步行走,几十公斤重的警用工具等物品只能靠马驮,“马背警务”工作模式在这个特别的乡村就此开始运转。

杨家两兄弟说,公安机关的“马背警务”日日穿梭在田间深林,带上明显的标志开展巡逻防范、既为老百姓解决了问题,又震慑了犯罪。

据统计,大寨子乡派出所自开展“马背警务”活动以来,4位民警共步行5000余公里,走访群众3000余户,为群众办理各类证件400余个(本),调解纠纷30余起。很多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派出所民警的服务,为群众节约了时间,降低办事成本,同时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以前频发的大牲畜被盗案件得到遏制,辖区再无牲口被盗现象。

采访手记

采访结束,派出所又来了一位村民,他叫龙世朝。他向记者介绍,9月29日凌晨5时许,他赶马驮着花椒到大寨子街上卖,走到大寨子乡高家坪子一个转弯处时,其堂兄龙世祥躲在树林里用石块袭击他。追打中,他借林木躲避飞石赶紧报警,接到报警的民警们立即启用“马背警务”奔赴现场,及时制止了龙世祥的犯罪行为。他今天来,就是要感谢公安民警的救命之恩。

龙世朝是“马背警务”的受益者之一。如今,“马背警务”的叮当声,已响彻在大寨子乡各村各庄。大到抢杀盗窃的防范侦破,小到一张小小身份证的办理送达,以及一件件琐碎家庭纠纷的调处平息,“马背警务”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化作一条条美丽的平安大道,深得民心、深受好评。

记者 李辉 通讯员 李杰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