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我是支书,我先来
      发布时间:2014-11-11 09:50:2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6分钟打40个电话,通知全村党员组织群众抢险自救;24个小时内组织党员群众救援2600余人次;48小时内安全转移群众4900余人;72小时内走访查看1820余户受灾群众,徒步长达200余公里,抢救伤员440余人次,安抚死亡群众64人的家属300余人次,统计受灾房屋3890间、厨房2000余间、牲畜圈2000余间,测量受损建筑面积12890余平方米……这是地震发生后72小时里谭德军的工作记录。

每天,谭德军都在走村入户、跋山涉水统计受灾情况,用小本子记录着群众伤亡情况,记录物资运送、物资发放情况。几天下来一个笔记本写得满满的,当有人问他累不累时,他总是摇头说道:“我不能累啊,我要坚持到底。”

“村党支部是我们的家”

“还有棉帐篷吗?冬天马上到了,我们这里还需要……”

在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委会的安置点,谭德军的电话不断,他回复的声音困难而沙哑。

“杨大爹,大米、油还有吗?晚上气温低,睡觉要盖好被子……”

“谢谢谭支书的关心,临时党支部这里有吃有住的,就是我们的家了!”68岁的村民杨绍基笑着回答说。

进入过渡安置以来,光明村党总支在市县组织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6个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谭德军任光明村魏家梁子临时党支部书记,下设3个党小组,联系4个村民小组。谭德军带领全村党员全身心投入到救灾物资分发,遇难五保户、孤儿的善后工作,安置点管理,受灾情况核实和信息收集等工作。

谭德军说:“我是一名党员干部,有责任把各级党政领导要求要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临时住处、学生有学上、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要保障救灾物资、人员运输和通讯畅通,维护灾区社会秩序的‘六有一确保’落到实处,让失去家园的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记者 蔡侯友 沈迅

责任编辑:雷蕴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