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红河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是云南旅游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这既是红河最核心的旅游元素,也是海内外旅游爱好者最为青睐红河的魅力所在。
去年11月9日,红河召开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研究部署旅游强州建设任务,提出突出优势、后发赶超,加快构建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努力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红河旅游建设成为全省旅游二次创业新一轮引爆点和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
红河旅游发展的集结号,在更高起点上嘹亮吹响。
理顺发展思路
明确发展方向
自2006年以来,红河州在实施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中,紧紧围绕把“红河旅游建设成为支撑红河州第三产业发展、支撑红河经济发展、支撑建设和谐红河强势产业”来抓,并确立了建设旅游强州,加快融合发展,全面构筑产业强、产品精、业态新、品牌响、服务优为内容的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旅游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红河旅游发展方向和目标。
全州旅游产业强势推进,该州集中精力重点打造以哈尼梯田为代表,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梯田魂”;以建水、石屏古城为代表,体现儒家文化的“古城韵”;以弥勒为代表,体现佛教文化的“福地灵”;以河口边境为代表,体现边地文化、异国风情的“异域情”。这“四大”看点,是多年来支撑红河旅游产业的主要元素,也是构成红河旅游目的地的优质资源。
其实,红河的旅游看点远远不止这些。以滇越铁路及个旧、开远工业为代表的近代工商文化,以蒙自、建水等过桥米线为代表的特色饮食文化,以弥勒湖泉生态园为代表的休闲康体庄园文化等,也是红河旅游的魅力所在。
“二次创业”如火如荼,红河旅游一路踏歌前行,其综合实力在不断提升。全州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由2006年的580余万人次上升到去年的15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从24亿元飙升到上百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接待海外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位列全省前3名,旅游要素企业产出能力和效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改善基础设施
建设特色景区
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得益于党委的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各部门的积极努力。该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意见》《关于加快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旅游强州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和措施,有力推动了全州旅游建设的快速发展。
在旅游项目建设方面,近年来共实施列入省政府考核的旅游重大项目25个,累计完成投资达160亿元。重点推进了元阳哈尼梯田、弥勒财富新天地、红河春天、湖泉金秋健康运动休闲度假村、建水古城、团山村、泸西中国高原足球训练基地、阿庐温泉康体运动休闲度假中心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建设。建成了建水西庄、蒙自新安所等9个“旅游小镇”和元阳大鱼塘、蒙自碧色寨等13个旅游特色村。
为了彻底打破红河旅游交通瓶颈,红河州不断加大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鸡石、建通、蒙河、石蒙高速公路打通之后,又全力以赴修建了“蒙屏”、“红南”等7条二级公路,玉蒙铁路又相继建成通车。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缩短了红河州与国内外旅游客源地在时空上的距离。
围绕城市旅游功能要素,红河州狠抓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及特色景区建设,使滇南中心城市、弥勒省级重点旅游城市和建水、石屏古城,泸西高原花园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的旅游功能逐步得到完善,建水、弥勒、元阳、河口已经成为全省旅游新的热点城市。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品牌形象
在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方面,红河州把宣传促销、培育客源市场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切入点,围绕哈尼梯田、滇越铁路等品牌,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多手段、广覆盖、常态化”的宣传营销,创建了红河旅游中、英、越旅游网站,开办了报刊旅游专版,在上海地铁、昆明长水机场投放红河旅游产品宣传广告,在部分高速公路路口设立了户外立柱广告,摄制了16部红河旅游微电影。策划举办了一系列旅游节庆宣传活动,建水孔子文化节、哈尼长街宴等节庆活动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这些措施,使全州旅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为了建立健全“全州旅游一盘棋”的管理体制,红河州进一步完善了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机构,将州旅游局更名为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在保持原机构规模的基础上,配备了11名跨部门的兼职副主任。建立健全了旅游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度、重大旅游项目责任制和通报制等管理机制,有效保障了旅游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落实到位。
从今年起,红河州又出台新举措,由州级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经费1亿元,带动政府性投入5亿元,带动社会投入50个亿。力求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增幅不低于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目前,各县市、各部门正在结合工作职责,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全力加快旅游设施建设,认真抓好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全州大旅游、大产业、大融合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新闻助读
旅游发展新思路
按照高起点、高水平,差异化、特色化,融合式、集群式的原则,以“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为主要元素,构建产业强、产品精、业态新、品牌响、服务优的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
旅游发展新目标
力争到2020年建成3个国家公园、5个休闲度假基地、4个会展基地、10个重点旅游城市、20个旅游小镇、20个特色庄园、100个旅游特色村。
数说
目前,红河州有国家A级景区14个,宾馆酒店1365家(星级酒店57家),旅行社37家、旅游汽车公司5家、旅游大巴108辆,拥有导游296名,从业人员6.5万余人。
记者 王永刚 汪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