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雁 摄
飞针走线中,太阳月亮彩云霞光落到布匹上成为锦绣;花朵、草木、飞鸟虫鱼永恒地鲜活着,装点姑娘们绚丽的梦境;大地山岗和悠悠岁月就此定格,延续着古朴的静穆和地老天荒的情愫。少数民族刺绣是云南民族文化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在此次文博会上,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的展览和摊位以其明艳动人的色彩与图案、独特传统的精美技巧成为一道靓丽的景致。
彝族刺绣韵味足
彝族女子围腰上绣的十朵彩色大花,叫十姐妹花,衣上绣的图案,包含着云、霞、日、月、星、山、水、石、路、树、草、花、鸟、鸡、猴、鱼、蛙等物的原型和变形纹样。“彝族姑娘每天换一套衣服,一年可以不重样”彝族绣娘侯晓燕骄傲地说。彝家少女更是从小就跟着长辈们学习刺绣技艺,基本上十二三岁就能独立完成一幅刺绣作品,来自楚雄的彝族绣娘李长征更是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将彝族的传说,彝族人自己的故事绣成了一幅幅史诗般的精美画卷《开天辟地》《彝家欢歌》等。牟定的彝族刺绣工艺传承了千年,以套裙、马褂、围腰、绣花鞋等为代表的绣品做工精细、构图精美、韵味十足。而玉溪华宁通红甸苗族妇女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针法,她们以精美的工艺赢得市场的青睐。
刺绣馆里精品多
在此次文博会云南绣品展示中,更具亮点的是在6号展馆“刺绣馆”展出的“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的150多件刺绣精品,集聚了彝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特色的苗族踩花山图、手绣丽江百年风华等各类传统手绣绣品朴实大气,童帽、绣花鞋、绣花背包、刺绣围腰等日常生活用品兼具艺术与实用之美。石林阿着底的绣品配色活络,刺绣包透着时尚民族风。镇雄尖山的刺绣作品《清明上河图》绣有各色人物、船只、房屋、城楼,在一针一线的穿梭中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巍山琢木郎的彝族刺绣服饰,从头到脚的大红配大绿无一不体现出南诏遗风的浪漫多情。
云南的各民族刺绣共有50多种绣法,在这些刺绣精品里面,青花绣、绒绣、挑花绣、辫针绣、剪贴绣、泡绣等均运用其中。青花绣也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这种工艺复杂的刺绣因其素雅与瓷器青花颇为相似而得名。来自禄劝的一幅十二生肖图青花绣绣品,白色的底布上用蓝色绣线绣成的12只小动物惟妙惟肖,动物周围的花样各不相同,在众多颜色艳丽的少数民族刺绣作品中以简单素雅吸引着不少人的视线。
记者 王宁 实习生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