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视觉 > 正文
依依惜别子弟兵
      发布时间:2014-08-19 10:40:3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昨日清晨,雨时大时小。从龙头山到鲁甸城,从西门丫口到世纪大道,鲁甸灾区人民站在抗震救灾回撤部队官兵的必经之路,与官兵依依惜别,如同—条七彩的河流。

天上的雨水,脸上的泪水,一股暖流激荡心胸。

高声的祝福,短促的喇叭,一呼一应汇成感恩的河。

根据上级命令,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从鲁甸地震灾区陆续分期分批回撤。

前晚,第14集团军参加抗震救灾的官兵第二天要撤回的消息在灾区不胫而走。

天刚蒙蒙亮,官兵们临时驻扎的龙头山龙泉中学外,自发前来送行的群众排成长龙。

“灾区人民永远铭记人民子弟兵的深情!” “亲人啊!人民子弟兵,龙头山人民感谢你!”“有你们的付出,我们就有温暖”……没有鲜花,只有硬纸板上感激的语言,只有军民鱼水深情。

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人民子弟兵火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用生命、热血、汗水为灾区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救灾现场,随处可见人民子弟兵冲锋陷阵的身影,开路、救人、排险、搬运物资……子弟兵们的辛苦,鲁甸人民看在眼里;子弟兵们的付出,鲁甸人民疼在心上。

“等你们新家园建起来的时候,我们再来看望你们。祝愿鲁甸的明天更美好!”部队首长的话代表全体官兵对灾区人民的美好祝愿。

“部队帮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真舍不得他们走。虽然部队不许扰民,事先没有告诉我们时间。但他们昨天把帐篷拆了,我们猜那就是要回撤了。”60岁的姜命贵说,他住的帐篷就在部队驻地附近。

“要不是解放军,我早就没命了。”手臂打着夹板、吊着绑带的龙泉社区受灾群众陈正田眼里噙满泪花。地震那天,他在山上采花椒,被垮塌的泥土和滚石掩埋,半夜4点多,是解放军官兵把他从山上救了下来。

“你们是我们家的亲人啊!”82岁的张正芬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了。无情的地震让张奶奶失去了两个儿子,留下7个孙子孙女。解放军官兵及时将张奶奶两个儿子的遗体刨出,并把他们的食物全部给了张奶奶一家,还捐了款。

没有仪式,没有通知,从龙头山镇到县城,沿途聚集了数千群众。

上午8时,抗震救灾英雄们的车队陆续驶出龙头山镇。早已等候在公路两旁的群众夹道而立,敲锣打鼓,欢送人民子弟兵。

看着父老乡亲在硬纸板上写下的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激之声,坚强战士们的感情闸门瞬间打开,有的满含热泪,有的高喊“鲁甸加油”,有的庄重地行军礼。

记者 李绍明 谢毅 禹江宁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