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颗粒归仓,柴草归垛,正值农闲。而在曲靖市沾益县菱角乡的田野山村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大伙儿忙着采收、忙着建房,忙着让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旧村改造忙村民住上小洋房
曹国昌是沾益县菱角乡棚云村委会马桑河村的村民,这段时间,他正满心欢喜的装修自家18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房。曹国昌一家6口的小洋房就在村里两排白墙蓝顶、错落有致的联排别墅中间,透过明亮的窗户,可以看到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盖这个房子要二十三四万元,除了政府补助的之外,自己要出着十一二万左右。这个条件还是可以的,人畜分开,比以前好住多了。”曹国昌说,“现在正在装修,过年之前就可以住新房了。”
马桑河村距离菱角乡政府50多公里,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经济条件较差,曹国昌和全村的63户村民原来大都住在又老又破的土基房里,夏季遇上大暴雨,不少村民的房屋都会被水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菱角乡整合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林地占地补偿、危房改造、旧村改造等项目资金800多万元,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对马桑河村实施旧村改造。
和曹国昌一样,棚云村委会的黄土沟村、挺子塘村的84户村民在4个月时间建成了新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萝卜套种好
菱角乡不仅整合资金,让村民欢欢喜喜的住新房,更想方设法抓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在烤烟地里套种白萝卜,增加农民收入。
在棚云村委会唐二水村已经采烤完了的烤烟地里,村民李文斌正从一个个烟桩下面挖着白白胖胖的大萝卜,一旁的松树林里半干的萝卜条散发着香甜。李文斌种植的是日本耐病松太萝卜。去年,菱角乡从楚雄大姚引进三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采取烟墒免耕套种萝卜的新模式,按照“包种子、包销售、保收入”的运作方式,与农户签订萝卜干收购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和最低保护价收购。
“松太萝卜技术管理比较方便,经济价值也好,又不荒废土地。它利用烤烟塘里的余肥,不需要施肥,每个可以长得1公斤左右。”李文斌说,“新品种的萝卜口感好,本地市场上还没有卖,种多少收多少,大家都愿意种。” 李文斌家里一亩地烟田能栽一千株烟苗,可以种4000多个萝卜,亩产在4000公斤,加工干萝卜300到350公斤,增加1500元的收入,萝卜缨子还可以喂猪。
去年,菱角乡把烟墒免耕套种萝卜技术作为冬季农业开发的一项重要产业抓好,全乡共套种日本耐病松太萝卜1万亩,节约肥料50吨,预计可产萝卜干1180多吨。按照每公斤5元的定单价计算,可实现总产值590多万元。
当归销路好
本是冬闲时节,而沾益县菱角乡的1万亩日本松太萝卜还没收完,又有 2000亩当归进入了采收期,由于当归质量好、价格高,广大药农又将迎来好收成。
在稻堆村委会黑泥沟村民小组,昔日宁静的小村因为当归而变得喧闹起来,村民们家家户户背着背篓,喜气洋洋的采收当归。正在刨当归的老农欢喜地说道:“收得600公斤,买了5400元,觉得还不错,因为从地里刨出来,就可以现时卖掉了,现时数钱。”
黑泥沟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村,原来种植包谷、洋芋、烤烟等传统农作物。去年,菱角乡将这里定为当归种植重点村加以扶持,全村共种植当归100亩。由于是第一年种植,农科站强化技术指导,在育苗环节严抓节令,做到100%育苗装袋移栽假植,并对病虫害开展了3次统防统治。农科站副主任杨买权介绍说,经过几个点测产验收,最高产量可达到703公斤,平均产量在400公斤。按照去年这个收购价格每公斤9元,单亩最高收入可以到6300元,平均亩产也达到3600元,全村增收了36万元。
菱角乡党委书记李学光表示,他们将积极打造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乡,稳住烤烟种植面积,提升烤烟种植质量,大力发展当归、万寿菊、蚕桑、魔芋以及其他中药材,使菱角乡由农业大乡向农业强乡转变。”
记者 张雯 通讯员 顾海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