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马龙的三国历史文化印迹
      发布时间:2014-09-14 11:09:4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马龙县黄土坡古驿道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南部即今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的广阔地区,称为“南中”。这一地区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西南夷”。刘备定蜀后,设官控制南中,并用南中地区的夷汉豪强为地方官。这一时期,蜀汉与南中之关系以及诸葛亮南征的事迹和相关历史,是云南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影响广泛而深远。至今,在云南许多民族和许多地方,仍留存有大量诸葛亮南征的遗迹、故事、传说等,内容涉及地理风光、经济政治、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民居建筑、餐饮茶俗等诸多方面,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诸葛亮南征

刘备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称帝,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病逝,同年刘禅登极,改元建兴。当年夏天,益州郡统帅雍闿听到刘备逝世的消息,心生叛意。不久,雍闿杀死建宁太守正昂,缚走张裔到东吴,正式与蜀汉决裂。越巂郡酋长高定响应,杀死郡中将领焦璜,自封为王,率军北上攻打新道县,但被李严率犍为郡救援军打败,退回南方。建宁郡(曲靖)豪强孟获也追随雍闿同叛。面对复杂的局面,诸葛亮采取与魏休战、与吴和谈并安定国内、凝聚人心、练兵屯粮的策略,经三年准备,时机成熟始兴师平定南中。南中不定,蜀汉不安,北伐难举。因此,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所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挥师南中。但诸葛亮经营南中的方略,并不是因叛乱而起。他早在“隆中对策”中就提出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方针,以期改善东汉长期镇压南中少数民族所造成的紧张关系,把南中地区经营成一个稳定的后方。

诸葛亮率军从成都出发,度过金沙江到达曲靖等地。这时,叛军头目雍闿在内讧中已被高定的部下所杀,孟获趁机收编了雍闿部众,继续与蜀军对抗。民间传说,诸葛亮对孟获经过七次擒纵,孟获及其他夷人开始反思:“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当年秋天,诸葛亮与孟获结盟,大军移到滇池地区,蜀军成功平定南中,十二月班师回到成都。史称这次军事行动为诸葛亮南征。

责任编辑:陆月玲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