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观点 > 正文
莫搞“假把戏”
      发布时间:2017-05-24 14:57:5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近日,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戏码。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被抓了个现行丢了脸。

为了应付脱贫攻坚检查,个别干部如此“扑下身子当儿子”,真是用尽了“洪荒之力”,让人大跌眼镜。从中暴露出诸多作风顽疾:在全面脱贫的硬任务下,一些帮扶干部不动真情、不出实力、不下深水,整天站在“岸上”指手画脚、自吹自擂,而一旦到了检查的时候,就“装儿子”“扮孙子,企图掩盖其作风不实的真相。

“装儿子”闹剧看似个案,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一些干部而言可能已经是家常便饭。一些干部经常搞欺骗组织、欺骗群众的伎俩,以此曲解、破坏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实,使得原来的一本“好经”被“歪嘴和尚”给念歪了。这怎能不让百姓厌恶,不让干群关系脱节?一些地区虽然没有发生“装儿子”闹剧,但也有应付检查考核的种种把戏。这说明脱贫攻坚确实是一场复杂的战斗,各地必须通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及进村入户摸底排查,剥去伪装、剔除水分、及时问责、撤换滥竽充数的“农民儿子”,保证脱贫成效。

虽然此次“装儿子”未能得逞,但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和把戏正在上演或者已经成功过关,恐怕不好说。检查考核机制也存在需要健全的短板,今后应在“常”“长”上下功夫,绝不能身未动,“声”已远,而要将检查变成一次又一次“说走就走”的督导,让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贫困户随时都有可能被抽查、被督导。唯有这样的检查,才能有效遏制投机取巧的顽疾,取得相关工作的真功效。

夏季伟

责任编辑:武铭方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