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通海县兴蒙乡 和谐发展业业兴
      发布时间:2017-10-05 14:21:1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村落错落有致。“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村中碑文,记载了兴蒙乡蒙古族的来历以及变迁历史。如今他们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在继承传统中和谐发展,谱写着民族团结的赞歌。

走在兴蒙乡白阁村,沿途蒙汉双语的各式牌匾随处可见。农户大门上用蒙古文书写的春联格外醒目。 53岁的王树芬是兴蒙乡下村的党总支书记。2003年,她带头种上了甜瓜和葡萄,成为下村第一个产业转型的带头人。“当年,种甜瓜政府有补助;现在,下村的甜瓜已经实现规模化种植。”采访中,忙碌的王树芬不停地通过手机布置工作。

兴蒙乡乡长杨速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兴蒙乡加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注册成立了通海蒙古民族文化研究传承保护中心,开展《喀卓语言汇编》、传统祭祀等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支持下,开始研究和提炼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举办民族语言、马头琴、民族舞蹈、民族声乐教学班;加大文化旅游投入,乡里先后实施了民族文化广场、特色牌坊、历史文化展馆、民族特色村寨等建设。

漫步下村,达慕广场、古树、古井映入眼帘,这个南方高原蒙古族传统村落显得整洁和宁静。

谈及发展,杨速华说,当前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差距,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尚未形成品牌,旅游资源还可以充分有效利用。

“兴蒙乡是建筑之乡,能工巧匠多。发挥人才优势,培育市场,我们还能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了蔬果产业和建筑业作为经济支撑,再通过南方高原蒙古族部落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等项目的建设开发,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兴蒙乡力争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杨速华显得很有信心。

记者 余红

责任编辑:武铭方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