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蒙自探索”
      发布时间:2019-05-24 10:48:5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县级媒体如何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明了方向:“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作为我省首批入选中宣部试点县之一的蒙自市依托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云南智慧云”,顺势而为、守正创新,在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向着中央要求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目标稳步迈进,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在有效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同时,一步一个台阶,在全省率先形成独具特色、发展超前、模式领先的县级传媒现象,探索出一条擅用自身优势的特色融合之路。

一条新闻的生成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位于文萃路上的一片绿荫背后,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与它擦肩而过。这,就是蒙自市8大媒体平台运营的驻地。在这里,正源源不断地推送出“爆款”文章。

在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一条新闻的生成,从采访、写作、编辑到图片、视频的拍摄、剪辑,以及整体文章的排版、推送,全由一人完成的情况并不罕见。互联网科技的更迭让信息传播平台层出不穷,“新”“全”“融”作为媒体转型的航标灯塔,照着媒体人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向其靠近。

2018年10月29日,蒙自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成为这栋大楼里走在最前沿的转型符号。

近段时间,“今日蒙自”微信公众号后台陆续收到上百名读者给一篇名为《悦听·凤凰花组诗(附音频)》的文章留言:“久违又熟悉的声音,让人不禁回忆起那时的青春。”“她的声音陪我走过初中和高中,多年以后,我在泰国听到了她的声音。”……一条条真情流露的留言,不仅感动了编辑,也让蒙自广播电台的“老”主播晨夕尤为感慨,“在电台最辉煌的时候,听众的互动曾是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想到那么热情的互动又出现在另一块阵地。”

“这是我们进行媒体融合尝试开设的一档栏目,将传统媒体广播电台的内容放到新媒体平台进行呈现。”蒙自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负责人杨睿介绍,“首次推出收获的效果,是整个部门未曾预料到的。渐渐地,融媒体的概念越来越具象了,原来融媒体是可以有‘性情’的。”

以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引导群众,必须守正创新。无论媒体时代如何变化,“内容为王”是不变的魂。让新闻作品有“魂”,就需要融媒体中心在守正创新上有更大作为。

如果说“今日蒙自”精准定位于时政、民生类主题,是“引导群众”的重要阵地,那么定位于美食探店、城市热点的“Hi蒙自”就是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为“服务群众”走出的另一步。5月5日,微信公众号“Hi蒙自”启动并推送第一条消息。“第二篇推送阅读量翻了5倍,第四篇推送已经接到广告。”公众号在新兴媒体发达地区的红利期早已过去,在蒙自市却是一片蓝海,杨睿坚信,面对都市激烈的竞争环境,只要认真做内容,“Hi蒙自”一定能占得一席之地。

“目前,我们正在对接三家商家,准备洽谈合作事项。”杨睿说,借助转型的东风,加强经营与创收能力,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将崭露头角。

如今,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依托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智慧云”平台,构建起一座全方位立体化传播的融媒内容加工工厂,蒙自新闻在其中得以快速裂变。

“‘云南智慧云’为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全新的集成平台,这个平台围绕‘新闻+政务+服务’三大功能,形成报(刊)、台、网、端(微)四种形态,达到PC网站、手机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五位一体。”工作人员介绍,“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发布”的全媒体传播覆盖新格局正在生成,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熟的技术支撑和智力输出将为蒙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助力。

一个机构的改革

技术平台创新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内部机制改革冲破的束缚藩篱,则让县级融媒体中心拥有了更加澎湃的前进动力。

对于从业16年的播音员吴慧而言,2019年是特别的一年。随着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她参加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全体干部职工竞聘上岗,并当选广播部主任。“竞聘上岗给大家提供了自主选择、平等竞争、发挥特长的机会,我们都很支持。”她表示。

为奠定媒体融合发展基础,蒙自市融媒体中心自挂牌成立起,就着手内设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他们将国内先进经验与蒙自具体实际结合,在融媒体中心内,设置了党政办公室、新闻中心、技术服务及社会事业中心、营运发展中心。其中,融媒体新闻中心下设电视新闻编辑部、报业编辑部、新媒体编辑部、采访部;融媒体技术服务及社会事业中心下设播控部、媒资管理部、数据监测部、社会事业部;融媒营运发展中心下设专题专栏部、新媒体运营部、广播部、外联部。

“融为一体,和而为一”是融媒体发展的思想统领。如何把“相加”变为“相融”,变“合署办公”为“水乳交融”?

“内部机构重组,旨在实行扁平化管理,去行政化。”中心副主任侯梅姝介绍,按照“中心编委会+执行团队”的执行模式,编委会负责选题策划、指派任务、跟踪问效、审核把关;执行团队负责完成采访、写作、编辑、播发等新闻制作和发布流程。两个团队相对分工、绝对合作,确保高效完成工作,实现融媒体内容高度汇聚、多平台立体分发。

5月,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全体干部职工竞聘上岗。打开一摞厚厚的文件夹,岗位设置和竞聘实施方案、摸底调查谈话记录、岗位竞聘报名表、演讲答辩稿件及打分表、上岗公示、相关部门监督记录等材料完备、齐全。

“我们在竞聘上岗上做足了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和人员情况研究岗位设置,提供首选、备选岗位,除了4名中心领导履行好职责,还要尽最大努力使全部89名干部职工各尽其能。”中心副主任王爱菊介绍,人事制度改革有利于激发热情、更新观念以及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整个中心的面貌因此焕然一新。

探索中前行,创新中发展。一系列“改”与“融”的组合拳,推动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活力涌现,广大干部职工智慧和创造力竞相迸发,制作出了一批优质融媒体产品,媒体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新媒体报道需要丰富、实用的内容和生动、贴地气的表达。因此,这条新闻在补充了气象知识、天气预报及生产生活建议并增加趣味图片后,点击量突破了1万。”5月20日上午,银河社区活动室座无虚席。杨睿以“今日蒙自”微信公众号前一天推送的天气新闻为例,向40多名记者、编辑讲授了新媒体采编要领。

而这,只是蒙自市融媒体中心通过灵活开设课堂解决具体工作问题的一个缩影。

“我们将2019年定为‘业务提升年’,常态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媒体融合发展业务培训,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侯梅姝说,除了内部培训,还与作为合作单位的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轮岗、轮训、跟班学习等培训制度,利用省级媒体优势条件培养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提升单兵和协同作战能力,使人才管理逐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此外,针对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匮乏的现状,蒙自采用事业编制、劳务派遣、招聘3种形式互补的用人机制。目前,该市正在探索融媒体中心主任兼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体制,以及编内编外的薪酬机制。

“坚持双轨运行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新旧方案双轨运行,平稳推进,确保所有人员都有一个适应期。”王爱菊说。

随着一项项改革措施的落地,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建设驶上了快车道。

一个功能的拓展

5月16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蒙自查尼皮人头攒动,百余人聚集在这里开展一场“快闪”活动。

“从线上到线下,再回到线上传播,融媒体中心与云报内容制作团队共同策划了这场活动,以重温入党誓词和舞蹈再现当年青年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奋勇直前的青春风貌,展现时代精神的传承弘扬。据介绍,这场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快闪”活动,也是“云南智慧云”与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在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过程中碰撞出的“火花”。

“引导群众”就是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领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要占领“制高点”必须要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精品力作,以更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互联网上做大做强正面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蒙自市融媒体中心的首次线下探索,正是其朝融合迈进的一步。

当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功能拓展不仅仅表现在可视化、多种传播形式、互动功能的增加与提升上,政务、服务的功能融合已成为主流。

目前,“云南智慧云”已接入了“一部手机办事通”首批14项政务服务查询功能。蒙自作为“融媒体+大政务”6个先行先试地区,达到了先行试点的任务要求。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数据要产生价值,与石油一样需要一道不可或缺的工序,就是加工。“云南智慧云”平台严格按照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布的技术规范,在为蒙自市融媒体中心提供融媒体生产、指挥调度、新媒体产品聚合功能的同时,还将全力调用数据资源,实现大数据服务、舆情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

“云技术的主流化让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不需要花费巨额成本进行数据系统搭建的情况下,就能从云端远程获得大数据为其业务服务。”“云南智慧云”技术人员介绍,全新的蒙自市融媒体平台在建设的过程中,将与此前蒙自市打造的“智慧城市”进行数据共享,实现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协同推进。

通过整合政务管理局和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政务资源,移动端统一接口服务与大数据、政务中心以及第三方便民服务平台的对接,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建立起融媒体平台与本地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平台、行政办公、民生服务的深度连接,融媒体平台在信息交互、电子商务、数据共享、舆情管理的广域连接,使政务资源充分利用和流动起来。

美美共融,合合相生。融合“内”“外”,一“融”俱荣。

如今,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初步构建起融传统媒体、社会宣传资源于一体的现代融媒体传播体系,真正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发声,初步构筑起“全市一盘棋”的大宣传格局,让网络空间更清明,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为“活力蒙自”创造无限可能。

一条渠道的打通

建好平台才能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撑。

作为中宣部全程跟踪的全国6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示范县之一,蒙自着眼搭好平台,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充分沟通、对接、研究、达成合作,依托云报集团的技术研发、平台传播优势,采用“云南智慧云”技术平台共建融媒体中心,着力打造集新闻宣传、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引领育人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并探索与省级媒体在媒体运营管理、信息安全服务、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联动协作。

在辖区内,蒙自逐步将政府部门、乡镇街道所办政务信息网站、“两微一端”等整合进来,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同时,向市乡宣传员、宣传干事开设移动采编账号,实现基层新闻素材及时共享,继而向部门和乡镇的平台融合,形成以市为单位的媒体融合平台。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升级后的“今日蒙自”App可以实现省州市乡村五级信息联动,形成渠道融合,构建移动新闻舆论工作主阵地,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与省级媒体牵手,还将产生更多附加值——

云南日报已入驻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并与全省16个州市党报签约,构建起全省党报系统内容生产、渠道分发、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核心平台。

依托16个州市分社及县级通联站,云南日报发布的权威信息可第一时间送达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州市媒体内容可迅速直达云报集团的各个终端,与云南日报、云南网、云报客户直接打通、连为一体。

云报集团承建运维的“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云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云南省纪委网站等政务平台,可为县级融媒体中心优先提供省级综合平台接入,并为各项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和平台支撑,同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此外,云报集团通过“云南智慧云”融通“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品荟”等省级“一部手机系列”,融入“数字云南”建设体系。在推进中树立互联网的创新、开放和服务思维,落实公共服务理念,让服务更加精准、灵活和亲民,在流程与运作上更为透明、开放和包容,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

目前,云报集团已派出多批技术骨干赴蒙自进行岗前培训,帮助相关人员掌握系统运行方法,同时派出熟悉策采编播发全套流程的业务骨干,与蒙自市融媒体中心内容制作团队沟通交流,指导完成符合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产品,共同探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的运行机制。(记者 李树芬 杨之辉 王丹 朱海)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