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观点 > 正文
“七彩云南”惊艳长三角文博会
      发布时间:2020-01-09 10:29:5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背景

2019年11月21日至24日,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文博会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党委宣传部主办,集中展示推介长三角文化整体形象。4天时间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加强沪滇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等11个沪滇合作项目现场签署,“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概念”等13个项目精彩发布,多场非遗展示轮番上演,云南展区成为会场内最热闹的地方。

话题

云南组织了34家优秀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参展,全方位展示我省独树一帜的“金木土石布”,体现“七彩云南 滇沪协作 文化交流 合作共赢”的主题,旨在加强沪滇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利用上海的国际化市场等资源优势走向全国,搭建更多合作平台。

“金木土石布” 折射云南工匠精神

开幕式当天,一场名为“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的主题秀绚烂上演,展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直苴彝族小山村的“赛装节”盛况。这一传统被称为“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如今,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碰撞,演绎出全新的赛装文化。彝绣在时装展演中大放异彩,走进北京,走进巴黎,走上了长三角文博会的T台,刮起一股最炫民族风,赢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在云南450平方米的展区,晶莹剔透的怒江“宝石精灵”、设计独特的元青花手绘陶、象征美好爱情的高原玫瑰“永生花”、细腻如玉的保山永子、美不胜收的彝族刺绣、“南疆瑞兽”系列泥塑陶艺等惊艳登场,观众人潮涌动,啧啧赞叹:“这些工艺品太精美了!”在精品展区,100余件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珐琅银器、建水紫陶、华宁陶、玉雕作品……其考究的工艺在灯光照射下更加细致,映射出云南人对工匠精神的执著追求。

10余位非遗传承人围坐在云南展区的鲜花大道周围,在绣布上飞针走线,经过画笔、针线、剪裁加工以后,原本存在于他们脑海中的画面呈现在素净的绣布上,绘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非遗传承人的活态展演,尽展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和云南手艺人的“绝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谭志平用娴熟的手艺,将银丝嵌在银壶上做出精美的图案,用蓝枪(金属小铲子)把碾细了的釉色填入丝工空隙处,将蓝料点在银壶上……他旁边的成品柜上,展示着已烧制完成的晶莹剔透的珐琅银器,极具民族特色,他独家的“点蓝”技艺一亮相就技惊四座。一旁,来自祖氏滇绣、纳西族刺绣、文山刺绣、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刺绣、昭通永善苗族蜡染、民族民间图案图腾绘画的非遗传承人代表展示技艺,吸引观众驻足流连,仔细评品。

销售平台火热 精美工艺品卖断货

“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在展会第3天下午,我的货就全部卖空了,我感觉自己货带得太少了!”傣族慢轮制陶传承人依温“自责”道。傣族慢轮制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博会上,依温制作的100多件茶具、瓶器、香薰、灯罩、摆件备受欢迎,不仅早早就把总价值4万元的货物卖光,还取得了不少意向性订单。

咪依噜彝绣是各大展会上的“老面孔”,创始人罗珺2009年创立品牌以来就立志让商品走出大山。此次,她带来了许多艳丽而精致的彝绣产品,手包、衣服、挂饰全成了“网红款”。罗珺如是说,“销售情况比较乐观,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将把这些意见带回去,创新开发我们的产品。”更惊喜的是,江苏苏绣设计师皇甫娟娟在上海鹦鹉螺市集的小摊位上相继与云南省参展商咪依噜公司等其他公司达成合作意向,3天内咪依噜就获得几百万元的订单。

历久弥新的爨文化,精美绝伦的爨陶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点,众多的观众聚在陆良爨陶展区,聚精会神地听爨陶传承人王江雁讲解励志新时代爨文化精神。爨陶也成功和南京竹斋文化投资集团、安徽博览文化有限公司、上海蒂芙特文化投资集团公司等6家企业签约销售产品订单金额近千万元。

“彩云玉,因玉出云南,且色彩丰富,最多可达七色而得名。”兰若私博馆创始人兰慧明带着怒江彩云玉首次亮相文博会并介绍说,“我们带着16件玉雕和一些碧玺参展,这些作品从选购原石到邀请雕刻师傅进行创作,前前后后历时8年。”除花鸟鱼虫等传统作品外,在题材上呈现多元化,还加入中国神话故事里的形象,比如九色鹿、中国龙等。8年时间,与兰慧明合作的9个工作室及分布在福州、苏州、广州等地的百余名玉雕师傅,共创作出1009件彩云玉作品。

云南展区内摆着一张茶桌,不时有外国朋友前来品茗论道,云南茶叶也非常受欢迎。澜沧达维斯帕茶业负责人罗强告诉记者:“我们现场销售额在2万元左右,线下订单在50万元左右,可发展合作空间销售额预计可达到五六百万元。”另外一家来自普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的金瓜茶也获得了一些意向性订单,负责人李明泽还玩起了现场直播:“带你了解金瓜茶的前世今生。”

采访过程中,许多参展商都向记者表示,他们唯一遗憾的就是商品没带够。文博会是一个火热的销售平台,长三角乃至全国、全世界的买家既买到了正宗的云南货,更通过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到祖国西南的七彩颜色。

沪滇合作扶贫 交流频繁成果显著

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云品荟、一部手机办事通,此次,云南重点打造的“三部手机”前两部都来到了文博会现场。一部手机游云南最具科技范儿与前沿气息,无感支付、慢直播、拍照识花等“黑科技”极为吸睛。一部手机云品荟通过“文创+科技+直播”展现沪滇合作扶贫成果。“云品荟”把“云厨房”搬到了现场,荟萃云南顶尖食材,启动“舌尖上的云南”网络直播,推介展示云南原生态健康食材,丰富长三角的“菜篮子”。

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概念首次对外发布,将这一区域内富集有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49项的景观进行全面展示,让观众走进雪山草地,漫步苍山洱海,骑行怒江峡谷,俯瞰三江并流,体验温泉热海,享受天然氧吧……这条总里程1600公里的旅游环线必将成为世人心中向往、游客流连忘返、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

此次,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和云南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共同参加《加强沪滇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将从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媒体合作、促进文化交流、深化产业合作、推进人才培养5个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双方还签署了其他11个文产合作项目协议,促成了一批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与云南文化产业合作项目以及一批沪滇文化帮扶项目的达成。本次签约将促成两地文化资源聚集,借助长三角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平台效应,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新动力、新需求,推动上海市与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展区内,沪滇扶贫协作帮扶成果一件件摆出,23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百亿元,帮助云南1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2019年1至9月,上海市企业累计在滇投资192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43亿元。在上海的帮助下,云南的文化、旅游、消费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云品入沪”“云嫂进沪”的名声已在“上海滩”打响,“上海所需、云南所能”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印证。

本报记者 李悦春

责任编辑:叶晔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