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助学献大爱
——记云南省军区昆明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老干部李一飞(上)
李一飞在记录受助学生信息。
盛夏的昆明,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一间安静的病房内,96岁的离休老干部李一飞躺在床上,似正处于沉睡状态。
“李爷爷,我们来看您了。”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赵珂熳紧握着老人的手,在他耳畔轻声说道。过了片刻,李一飞闭着眼淡淡地说了一个“好”字。
“李爷爷这些年来太累了,忙着资助孩子们上学,忙着给孩子们写信,忙着到众多的乡村学校巡视,他太需要休息了。”一旁的医务人员解释道。
“李爷爷,我今天还带来了一名受您资助的学生特意发给您的视频。”赵珂熳把手机放到老人面前。视频中,一个女孩用甜润的声音说道:“李爷爷,我是受您资助的小曹,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自从做了心脏手术后,我身体恢复得很好。大学毕业后,我现在考上了事业单位编制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像您一样回报社会。衷心希望您健康长寿,万事胜意。”
顿时,李一飞变得精神起来,睁开眼睛静静地看着视频中的小曹,脸上满是欣慰。
“李爷爷就是这样,只要一提到资助学生的事、只要一听到孩子们成长的故事,他就会精神焕发。”“这几十年来,他心里想的全是资助学生的事,最盼望的就是学生们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足足32年了,李爷爷省吃俭用,累计捐款114万余元,资助了云南420名贫困学子。”熟悉老人情况的云南青基会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七嘴八舌地说。
从1949年参军来到云南,原籍江苏武进的李一飞,在云南边防工作34年后,带着曾3次因公负伤而落下二级伤残的身体离休了。离休40余年,仍奔忙于发挥余热,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向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把一个革命工作者的忠诚信念和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大爱,全都倾注、奉献在这片红色沃土上。
114万余元钱款、420名贫困学子——爱是一种对矢志助学的孜孜追求
1983年,李一飞从原昆明军区营房部副部长职位上离休,每天养养花、看看报。刚开始时他很享受这种悠闲的生活,但几个月后他就不满足了,觉得应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事。当时正好有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他便成为讲师团成员,不时去学校宣讲革命传统和国防知识。
1992年5月,李一飞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大巴山区学生宁愿不吃午饭也要省出钱来上学的新闻报道,深受触动。他就联系写这篇报道的记者,给学生寄去200元钱。当时他一个月工资才150多元。
“过去,我走过不少云南的贫困地区,知道山区孩子求学不易。”李一飞和老伴商量,决定参加“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每个月从离休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圆读书梦。
于是,李一飞联系了中国青基会,表示想定向资助云南的孩子上学。中国青基会将他的意愿转达到了云南青基会(当年为云南希望工程办公室)。
1992年的一天,云南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待了李一飞这位特别的捐赠者。
说特别,主要有两个原因:李一飞当时已经60多岁,而且衣着非常朴素。
一般来说,大多数捐赠者的年龄都在30至55岁之间,60岁以上的很少见。当时李一飞穿着一身旧工装,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工作人员起初还以为他是过来寻求资助的。
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位老人,后来竟成了云南希望工程发展史上捐赠持续时间最长的个人捐助方。
很快,云南青基会推荐的红河县浪堤乡娘普小学的哈尼族孤儿马克仰成为李一飞第一个资助上学的孩子。
从此,资助贫困学子和参与公益事业成了李一飞离休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定期捐款之余,李一飞了解到有的学生买不起铅笔、没有作业本后,就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爱心书包”,里面有作业本、铅笔盒、新华字典、数学解题手册等。
2001年,李一飞资助了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普洱市孟连县傣族姑娘罕素琴。不久,罕素琴写信说没有收到钱,李一飞立即与孟连县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检查发现在那个地方跟她重名的人有三四个,学费被寄到别处去了,他马上又把学费补寄了过去。他一直资助罕素琴至其考入云南中医学院。毕业后罕素琴进入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李爷爷就像我的亲爷爷一样,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亲人一般的温暖。”罕素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哪怕是在病中,李一飞仍牵挂着资助对象。当精神不错时,他便催促云南青基会的工作人员:“要早点安排时间走访,把困难群体搞清楚,把救助金发放到位。”
今年“五一”前一天,李一飞在赵珂熳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银行,汇出22万元给希望工程,用于资助40名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困难大学生和10名研究生。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了却了今年的一桩心愿。”
翻开李一飞手工自制的“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学生情况一览表”,32年的资助情况一目了然:1992年至2004年捐赠4.74万元,2005年捐赠1.2万元,2019年捐赠7.5万元,2022年捐赠22万元,2024年捐赠22万元。
40多年来,李一飞累计捐款114.2万元,资助了云南省26个民族的420名贫困学生。他走遍云南30个县(市、区)80个乡镇145所乡村学校,行程达15000多公里,深入云南希望工程项目点11次,累计看望受助学生183名,走访特困户家庭28户,监察巡视希望小学建设工程质量88所,真正把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勤俭节约到苛刻的程度——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李一飞从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走来,物质匮乏、忍饥挨饿是刻在他心底的记忆,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特别是与希望工程结缘后,为了尽最大可能帮助贫困学生,他对自己的生活支出节俭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有一天,李一飞的家人帮他洗衣服时,发现一条穿了好多年的裤子上有好几个破洞,便决定扔了。他去洗漱间时看到这条裤子放在一旁没洗,便问原因。家人说:“这条裤子没法穿了,把它扔了买条新的。”李一飞当即反对:“不要扔,补补还能穿。”家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穿带补丁的衣服啊。”
见家人非要扔掉这条旧裤子,李一飞便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条件好了,就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给丢掉。”家人拗不过,只好把裤子洗干净、补好。
李一飞很多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省下来的钱都用在捐资助学上。
一次,云南青基会组织几名受助对象同李一飞见面。一路上,大家心想,老人一年捐出那么多钱,他住的一定是豪宅、穿的一定是名牌吧?可当他们来到老人家里时,诧异地看到,家中全是用了多年的旧家具,李一飞穿的是老伴在工厂时发的旧衣服。
离开时,工作人员提醒李一飞换身好点的衣服拍照留念,可他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几名受助者实在忍不住,热泪涌流,泣不成声。他们没想到,慷慨资助他们上学的人竟如此“清贫”。
李一飞还自学了家电维修、水暖维修等技术,别人很不解。他便解释道:“东西用久了容易坏,找人修的话一次要花几十上百元,不修的话又得买新的,修不修都要花不少钱。我学会维修技术,以后东西坏了自己修理,省下来的钱又可以多资助几个贫困学生了。”
平时,李一飞总是这样开导家人:“好钢得用在刀刃上,钱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我老了,多买几件东西少买几件东西无所谓,但孩子们不一样,一笔捐助可能就会改变他们的命运,进而改变他们整个家庭的命运。我要尽可能多地把钱捐给他们。”
李一飞的善举在更多人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他们接过爱的火炬,纷纷成为捐资助学的好心人、投身公益的热心人,用连绵不断的爱链接更多的学生和困难群体。
1000多封带编号的信——爱是一种深切的牵挂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赵珂熳来到李一飞的病房,专程给他送来一批受助学生寄来的感谢信。李一飞拆开文件袋,里面有9封信。他随手拿起一封信,逐字逐句看起来。
这样的信,李一飞家里足足有3大纸箱,共1000多封。这是受助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写来的,信有最近的也有很早以前的,有的因为时间太长信纸已泛黄。每一封信他都认真编号保存,并在信封上标注贫困学子的基本信息。
富源县一位水族女孩曾给李一飞写来一封信:“李爷爷,您能资助我读书,我很感激您。希望您以后常给我写信,我也一定会把每次考试的成绩向您汇报……”从给这个女孩回信开始,李一飞主动给自己资助的孩子们写信。
在写信的过程中,还有不少插曲。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信中写道,“李爷爷,你的信里好多字我看不懂。”李一飞在部队参加会议时养成了快速记录的习惯,所以字迹有些潦草。从此,他每次写信都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有时担心孩子们没钱回信,他就在信中附上回信的邮票和信封。
随着孩子们的回信如雪花般飞到他手中,李一飞写往各地的信件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一个傈僳族孩子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想让他辍学。李一飞就多次写信劝导孩子的父母,最终孩子父母打消了这个念头。梁河县的小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的父母写信请李一飞帮忙联系医院治疗。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小曹在家人的陪伴下到一家医院顺利完成了心脏手术。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李一飞用一封封信件,守护着一个个孩子的求学梦,对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排忧解难。
李一飞资助过的学生们在不断成长,有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当初的求助信变成了后来的感谢信、成绩汇报信。无论信件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李一飞对它们的深情。他像收藏艺术品一样收藏着这些信,没事时就反复看这些信。看着当初差点辍学的孩子们一个个有出息了,他心里就像蜜一样甜。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李一飞的先进事迹在云岭大地广为传颂,他也被广大学生称为“公益爷爷”,并多次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军先进离休干部”“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表彰,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记者 张雪飞 郎晶晶 通讯员 张军 杨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