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以工代赈项目在云南落地见效——
以工代赈促就业 乡村振兴增动能
“干一天活能挣150元,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稳定多了。”村民王顺全说。
冬日的会泽县,矿山镇通往酒房村的山路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像王顺全这样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群众,矿山镇有160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38万元。
“我们充分吸纳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并有针对性地举办技能培训,为他们争取上岗机会,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切实发挥以工代赈的赈济作用。”矿山镇镇长王飞介绍,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群众的出行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供水管道、蓄水池等修建完成,村里缺水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今后种上烤烟、辣椒等农作物,每亩增收预计超过3000元。
近年来,我省积极谋划、严格落实、紧盯成效,扎实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17个省级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2022年至2027年,将在教育、医疗、能源、交通、住建等7个领域实施696个省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达1598亿元,其中,适用以工代赈工程部分投资231.9亿元。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既是促进有效投资、稳就业保民生、拉动县域消费、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手段。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有了一技之长,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在五星乡红石岩村,通过以工代训,朱恩早学会了电焊技能,负责焊接供水管道,一天收入可达320元。“学了新技术后比外出打工挣得多了,以后再找工作也更有优势了。”朱恩早说。
随着一批国家以工代赈项目在云南落地见效,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2022年以来,全省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1213个,项目总投资960.81亿元,吸纳74.13万名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31.82亿元,人均增收4292元。
“以工代赈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赈济作用,以项目推动群众增收致富、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从‘输血式’向自我‘造血式’转变,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段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