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产业兴农看大理 | 返乡“兴农人”杨武海:蛋鸡养殖“孵出”乡村致富经
      发布时间:2024-06-28 16:00:05   来源: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产业兴农看大理 | 返乡“兴农人”杨武海:蛋鸡养殖“孵出”乡村致富经

杨武海,云龙县诺邓镇杏林村人。自2011年返乡创业至今,他抓住“鸡”遇,凭着不肯认输的韧劲,克服重重困难,闯出了一条蛋鸡养殖致富之路。

中专毕业后,杨武海一直在昆明务工。一次回家探亲时,他偶然了解到,随着学生营养餐计划的实施,部分中小学校鸡蛋需求量很大,而且供应商还不太固定。杨武海从中看到了商机,经过深思熟虑,他返回家乡成立了云龙县家福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蛋鸡养殖。

养鸡看似简单,但要养好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当杨武海的养鸡场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鸡瘟让他措手不及。一夜之间,开始产蛋的鸡死了1000多只,30多万元全部打了水漂。

是继续坚持,还是放弃蛋鸡养殖?这让杨武海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中。重新投放鸡苗需要大量资金,但他已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了厂房建设中。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在杏林村党总支的帮助下,杨武海顺利拿到了10万的创业扶持资金。

有了扶持资金的注入,杨武海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进一步坚定了蛋鸡养殖的决心和信心。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养鸡场在一天天的发展壮大,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周边部分群众和他一道走上了创业、就业的致富路。

回想这十多年的创业经历,杨武海深刻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与不易。作为一个青年共产党员,杨武海在带领当地群众做大做强蛋鸡养殖的同时,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投身公益事业。当看到“大漾云”高速公路连接线从村子前通过,但是村子到连接线还有一段距离时,杨武海主动出资10多万元,在连接线便道口处修建了一条便民路,更加便利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原来我们商量着全村投工投劳来修路,但杨武海知道后就捐出10多万元,现在路修通了,我们大家出行方便多了。”杏林村村民杨育明高兴地说。

乡村因青年而美好,青年在乡村实现理想。杨武海从走出大山到回到大山,从养鸡门外汉再到养鸡专家。目前,他的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场从最初的1000羽蛋鸡,已发展到拥有1.6万羽规模的蛋鸡养殖基地,每天产蛋量达到1.4万枚,销往诺邓、团结、长新等乡镇的中小学及市场,产业蒸蒸日上。

“作为一个青年共产党员,就是想坚持把自己的蛋鸡养殖发展好,同时尽自己最大能力带动附近的群众共同创业、共同致富。”杨武海说。

云新闻记者:李丽

通讯员:杨伟松 梁秋丽 杨瑷宁

审核:黄芳(李丽)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