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融”出发!大理州3家媒体荣获2024年云南省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近日,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公布了2024年云南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作风“破弊”,聚力“三以”,跑出融合“加速度”》、祥云县融媒体中心《祥云县加强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的探索实践》、南涧县融媒体中心《推进深度融合 激发造血功能 破解县级融媒体发展瓶颈的南涧实践》3个案例入选。
守正创新,从“融合”到“融活”,大理州立足当地实际,立足本地资源,在机制改革、内容提升、形式创新、融媒表达等方面,不断进行有益探索和典型经验总结。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作风“破弊”,聚力“三以”,跑出融合“加速度”》
2023年是大理州融媒体中心的融合元年,融合之初面临多重阻力。一是编外聘用人员“吃饭难”。州属国有企业改革后,原广播电台下属、原日报社下属公司被整体划出后导致中心经营性收入锐减,近50名编外人员“吃饭”难题亟待解决。二是新闻宣传“等靠要”。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深入落实新闻宣传“走转改”工作,对业务不上心,工作效率低下;部分节目转载多、县市用稿多,新闻自采量急剧下降,宣传质量不理想。三是绩效考核“大锅饭”。平均主义式的绩效考核分配方式在原日报社、原广播电台普遍存在,无法形成以奖励性绩效工资杠杆撬动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把机制探索融入工作全过程,以破除作风积弊为抓手,按照“以项目支撑栏目、以实干提升素质、以机制激发活力”的“三以”工作思路,围绕探索建立全媒体内容生产体系、扎实推进融合平台建设、着力推动人员队伍融合等工作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通过开展正风肃纪行动、“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强化队伍作风,从理顺职能职责、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入手,不断完善考核奖惩,倒逼责任落实,坚持以项目支撑栏目,以项目提升能力,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工作效能,主体责任得到落实,媒体融合跑出加速度。
改革探索近一年来,大理州融媒体中心快速实现了思想融合、体制融合、队伍融合、平台融合等,同时诸多工作取得了“开门红”:新闻外宣方面,广播电视外宣工作在云南广播电视台外宣的排名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今年1月以来,大理州融媒体中心在央视《新闻联播》、央视各档节目刊播稿件14条;在云南电视台播出稿件343条,与2023年同期相比省台用稿量和质效积分均实现翻番;新媒体在省级及以上平台刊播稿件48条。新媒体内容生产方面,组建成立“短视频工作室”“美图工作室”,策划推出“在大理爱上生活”“时光大理”“主播说”“新闻日历”等9大主题宣传系列,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5月22日,由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第40届云南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大理州融媒体中心16件新闻作品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首次有1件电视新闻作品和1件广播新闻作品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获奖数量再创历年新高。此次大理州融媒体中心获奖数量在全省16个州市级媒体中位列第二,参评和获奖数量均创下历年新高。
祥云县融媒体中心
《祥云县加强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的探索实践》
2018年12月,祥云县整合资源组建县融媒体中心。如今,祥云县融媒体中心运营有“祥云时讯”微信公众号、“七彩云端”APP和“祥云融媒”抖音号、快手号、头条号、微博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
祥云时讯微信公众号每周一至周六发布稿件,关注人数约19W+,总阅读量约11000W+、点赞量1000W+、评论量9940W+、收藏量11W+,是目前大理州官方微信号中粉丝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公众号之一;祥云融媒抖音号关注人数175W+,点赞数达6405W+,其中一个短视频最高阅读量达16000W+,是云南省县市级官方抖音号中粉丝较多的平台。
祥云融媒快手号有粉丝近62W+,点赞数达1580W+,粉丝数位居云南省县市级官方快手号第五位,获2022年、2023年最具影响力媒体;祥云融媒头条号有粉丝19W+,总阅读量约48900W+,粉丝数位居云南省县市级官方头条号第一位;“七彩云端”APP祥云频道于2020年1月上线运行,有粉丝10.1W+,开设政务服务专区,为全县10个乡镇51个部门开通政务媒体号,为群众提供医疗问诊、挂号预约、生活缴费、信息查询、准营准办等便民服务。
祥云县融媒体中心坚持以“移动优先、平台联动”为策略,致力于以融合传播为重点、以新媒体为特色,释放传统媒体的专业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建立全媒体联动机制,开发适合多屏传播、多渠道分发的融媒体产品。在重要时政报道、重大主题宣传中,把交互融合贯穿策划、采制、编辑和多渠道传播的全过程,力求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双创新,实现了新闻宣传多渠道、全媒体、跨区域、立体化的传播新格局。
通过努力,祥云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将单一的新闻信息服务逐步升级为“融媒体+党建+新闻+政务+X”的立体服务,探索“体制高效化、管理扁平化、融合专业化、传播立体化、效应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各媒体平台相融相通、受众相伴相随,形成了小屏带大屏、大屏通小屏、多屏联受众的发展格局,融合效应显现。据云南省媒体融合指挥平台统计分析报告显示,祥云融媒新媒体用户总粉丝量达330多万,排全省县级官方媒体第一位,综合传播力位居全省前列,持续获新华社县级融媒体影响力优秀案例、央地互动优秀案例,微信、抖音、快手号产出一大批爆款作品。
2021年5至6月,荣获省委宣传部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双月赛“三等奖”2个;新华社“七彩云南留年更牛”春节短视频大赛“摄制奖”二等奖1个。2022年,由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祥云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完成为期一周的标准展播,对外宣传首次实现国际传播。《小城黄昏恋》在“学习强国”视听类专题《我们的新时代》中推出,获新华社全国影像作品征集短视频类“象往的生活”一等奖。作品《云南祥云:暮雪天峰 惊艳时光》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音视频部举办的《千城胜景》活动中,点击量排在全国第四位,并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平台——推特、脸谱上展示,取得了较好效果。2023年,短视频《一汪湖水 一抹乡愁》获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优秀网络视听节目扶持,入选全省新媒体联盟试点单位,7件作品被大理州广播电视局评为优秀作品。
南涧县融媒体中心
《推进深度融合 激发造血功能 破解县级融媒体发展瓶颈的南涧实践》
2019年3月,南涧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以下称南涧县融媒体中心)正式组建成立。2023年4月,南涧县融媒体中心与县国资委(南涧县财政局)共同组建并注册成立了云南省南涧跳菜数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有效弥补了编内人员不足、技术缺失和融媒体创新发展不强等短板。
南涧县融媒体中心坚持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全媒体“中央厨房”,融合报纸、电视、应急广播、网站(手机微站)、客户端、微信等媒体平台,关停了受众有限、影响力弱的手机报、新华社云南通,调整升级了县广播电视台和微信公众号部分版面栏目,同时对接入驻七彩云端、视频号、抖音、微博等第三方新媒体平台。目前中心共管理运行南涧县广播电视台、微南涧、新浪微博“南涧发布”、七彩云端南涧、南涧融媒抖音号、南涧融媒快手号、小红书南涧发布、爱上南涧微网站、“学习强国”县级平台。工作思路坚持移动优先,在“策采编发馈”各个环节充分体现移动属性,主要发力“两微一端一抖一视频”和“学习强国”等移动平台,策划运行移动端直播业务,全力推进中心“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全媒体营销”流程实施。
中心所有媒体平台积极拓展融入政务服务、党建服务、百姓生活服务、直播、惠民信息发布等功能,通过“焦点·南涧”“与你有约”“每日一景”“探店南涧”“南涧无量·秘境花乡”等专题、栏目和话题,提供权威信息获取和吃住行游购等全方位服务。同时,按照打造基层综合服务治理平台的要求,主动与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纪委监委等20余家部门和乡镇对接,形成年度合作联动关系,做好代运营、宣传册、折页、主题视频、文化创意、设计制作等文化传播载体,融入社会基层治理。
成立至今,南涧县融媒体中心持续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年平均推送对外宣传主流媒体作品300多件。在打通综合服务路径中,南涧融媒主动拓展新闻信息分类发布渠道,打通政务服务路子,通过开发小程序、设立专栏、开设曝光台、拍摄系列片、编撰专刊号、搭建“七彩云端·南涧版”媒体号等方式,先后设立“南涧农特商城”“民族团结一家亲”“我要上网”(城市Wi-Fi)等政务和民生服务专栏;拍摄“南涧文旅融合三谷宣传片”“南涧形象片”“清华大学对口帮扶南涧脱贫攻坚纪事”“沪滇扶贫协作纪事”等主题视频248个,印刷发放清华大学对口帮扶南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沪滇协作纪实、南涧人大画册、云上湾昆铁情等专题书刊14册;成功借助“七彩云端·南涧版”县级部门和乡镇媒体号,自主搭建直播间2个,探索拓展地方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服务;与中国移动南涧公司合作,搭建“我要上网”(城市Wi-Fi),为县城区居民公共场所提供免费Wi-Fi服务。
通过国有文化传媒企业公司化运作反哺融媒体中心发展,形成公司与中心良性互补、共同壮大的良好局面。南涧跳菜数字文化传媒公司成立至今10个月总计营收160余万元,基本保障了员工工资保险以及中心基本运营所需设备购置费用,实现自身安全规范“造血”。
云新闻记者:李丽
大理州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谢祥睿
审核:段冯媛(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