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山隆阳:西邑乡设施农业绽放新颜 昔日山坡变身丰饶“菜篮”
仲夏时节,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下坝村设施农业推广示范基地的“订单”香菜迎来丰收季,村民们忙着收割、分拣、装运,一派忙碌景象。
这种周期短、效益高的高原夏菜——香菜,凭借其较高的市场接受度,成为了种植户的新宠。一大早,西邑乡西邑村种植户王红勋便带着工人来到地里采收香菜:“我承包了30亩,今年第一次种植香菜,从种到收仅40天,亩产预计1吨,每天要找40多名工人进行采收。”
西邑乡设施农业推广示范基地面积达700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水源丰富,为蔬菜种植提供了理想条件。近年来,西邑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用“党组织+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土地入股、返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理念超前的农业企业,规模化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了企业、村集体与农户的三赢局面,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推动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打通了农业产销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我们种植了380亩香菜,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节水节肥还环保,预计产量500吨,涉及种植户10户,带动周边群众务工300余人。”西邑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沂坤介绍,他们与重庆汇融通金色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保底收购价每吨4000元,预计产值200万元。
“在家门口打工,我一天能赚100多元呢,这个活儿也轻松,搬个小板凳坐在地里就能干。”在西邑乡,像杨玉香这样的务工人员,通过采收香菜每日可获得稳定收入,工作轻松且灵活,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像余海银一样被基地种植大户聘为管理人员的村民,一个月也能获得4000元收入。
近年来,西邑乡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好山区土地、气候和生态等优势,坚持向科技要效率,牢牢抓住设施农业这块“金字招牌”,鼓励农民走规模化种植道路,用现代化技术带动农业发展,探索具有西邑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径,让昔日的山坡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菜园子”。目前,西邑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5000亩,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10354亩。
“我们不断加大设施农业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做强做优蔬菜产业,四季轮作确保基地全年无闲土,同步实现群众向产业工人逐步迈进。”西邑乡相关负责人表示,西邑乡将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引龙头、签订单、建基地、增收入”的发展思路,形成以“育、产、销”结合为一体的设施农业产业链条,走上“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路子。
云新闻记者:杨艳鹏 通讯员:郭雅婷 杨沂坤
责编:段冯媛(杨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