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宁洱:“千万工程”赋能渔村蝶变 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眼前的村寨,宽敞干净的村内道路,家家户户有美丽小庭院,俨然一幅新农村美丽画卷……这就是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普胜村半坡寨自然村。近年来,普义乡普胜村半坡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紧邻把边江、生态优美的自然条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农文旅融合的和美乡村,让乡村变景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强农的发展路子。2019年,半坡寨被省民宗委命名为第二批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3年,入选普洱市第一批免费影视取景拍摄地。
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
以支部为引领,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采取支委委员包片、党员包户的乡村治理模式,由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和党员示范带头,党支部以“三会一课”、群众会议等方式,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形成了党员带头先上、群众吹哨报到的创建氛围,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红黑榜”“门前三包”等制度,结合“千万工程”经验学习推广、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做细做实农民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每周一定为小组集体“卫生日”,村民每户义务出工1人清扫道路、清运垃圾,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户房屋对应路边空地为自家管护区,种植、管理、卫生全包,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蜕变。
坚持创建标准提升人居环境
严格执行村庄规划,积极开展拆临拆违拆旧和彩钢瓦、石棉瓦清零行动,统一村庄风格风貌。全面整治村庄道路、农户房前屋后“五堆十乱”问题,同步治理乱拉乱挂、乱圈乱占等现象,精心组织实施村庄绿化美化、水管入地等工程建设。聚焦村庄人居环境短板弱项,通过“材料集体给,庭院自己建”的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石、竹子、砖瓦等,家家户户动手在门前建设了一批“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突出咖啡产业特色,在公共区域和农户庭院种植咖啡树,让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突出热区区位,在人行步道旁种植芒果、酸角、莲雾等水果,打造看得见的热区水果园。通过植绿、增红、添美,为村民及游客提供休闲场所、网红打卡点,呈现出一幅“村在林中、路在花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
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农文旅融合
依托半坡寨自然村独特的库区资源、秀美的自然风光、现有的产业优势,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借助普义商会(全国“四好”商会)影响力,通过“党组织+市场主体+农户”模式,组织村民开展专业技能和旅游服务知识培训,在吃住上下功夫,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融入市场,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让村民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人有活干、户户有钱赚,有效带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目前,半坡寨已连续成功举办休闲垂钓比赛2期,农户积极参与、有分有合,分类售卖、互相推介,形成住农家屋、吃农家菜、赏农村美景的乡村旅居模式,逐步把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农户变商户,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钓鱼爱好者到半坡寨垂钓、旅游、消费,让生态美景变成好“钱”景。
云新闻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宁组轩
责编:段冯媛(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