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龙陵首次发现濒危物种杓唇石斛
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与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在一棵高大的乔木树上拍到一种唇瓣似勺子的金黄色小野花。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谭运洪鉴定,确定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杓(sháo)唇石斛。
杓唇石斛又名勺唇石斛等,为附生草本植物。因其唇瓣边缘内卷形成勺子形状而得名。在云南龙陵,其花期通常在每年4月至7月。它的气生根发达,茎干粗壮而坚硬,长圆形的叶子呈二列互生。花瓣呈卵形,长略多于宽,花瓣平直伸展,边缘微微外翻。唇盘基部两侧,各具一个浅紫褐色的斑块。
杓唇石斛的花呈总状花序排列,串串金黄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晶莹剔透的花瓣,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幽香,令人神清气爽。杓唇石斛的花还是“昼开夜合”之花,其花瓣白天开放,夜晚会自动收拢,形成闭合状。
“杓唇石斛野生居群在龙陵的新发现,既增加了龙陵兰科物种的丰富度,又使该物种在云南‘植物分布图’上增添了一个新分布点。”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冯思勤说。
杓唇石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的南部及西部,分布区域狭窄,野生居群数量较少,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物种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为受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物种。
云新闻记者:李建国 通讯员:郁云江 吴乃局
责编:张晓橙
审核:王剑钊(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