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会泽斑铜:千锤万凿方显其形 千烧万火可见一“斑”
      发布时间:2024-07-26 11:10:04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会泽斑铜:千锤万凿方显其形 千烧万火可见一“斑”

见到康贵友时,他正和徒弟宋天成、康文平一起锻打一块自然铜。“这块铜是难得的自然铜,有5公斤左右,我打算用来制作一对花瓶。”面对镜头,康贵友略显腼腆。

把这块铜用大火烧得通红后,康贵友和两个徒弟手里的大锤轮番上阵,叮叮咚咚敲打一番,待铜稍微冷却,又放在火里焚烧,这样反复多次,师徒三人的脸上早已冒出豆大的汗珠。记者不禁好奇:“从这样一块铜,到花瓶成型,大概要多久?”康贵友憨厚地笑:“早着呢,要经过剔铜、锻打制坯、打磨、烧斑、煮斑、显斑、晾斑等二十多道工序,制成一对花瓶怎么也得半年时间!”

一对花瓶、三个人、半年,烧几千火、打几万锤。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很难体会什么叫“千锤万凿”。“制作斑铜不是一下两下就能成功的,必须烧一火、打一次,而且要准确掌握火候和下锤的力度。温度过高,里面的金属元素就会被破坏,温度过低,又会在锻打中把铜体打开裂。”一说到制铜,一向腼腆的康贵友变得侃侃而谈,“首先得一锤一锤地把里面的杂质剔除,光剔除杂质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再把铜块打成方形片状,将四角收拢锻打成圆形后,用钳子、铁棒、小锤等工具配合制成初坯。这个反复的过程全凭经验和手上的感觉。”康贵友说。

1971年出生的康贵友,从接触斑铜到熟练掌握斑铜制作技艺,用了整整16年的时间。

1997年,90岁高龄的张氏斑铜大师张兴明要做一对斑铜花瓶,可是,生斑锻打是体力活,张兴明年纪大了,打不了。这样,就得找一个年轻的、锻打技术好的后生来帮忙。托人打听,一个名叫康贵友的年轻人,站在了张兴明家门口。

康贵友当年26岁,来自会泽老厂乡,自小跟随父亲学铜匠手艺,帮人加工制作铜盆、铜茶壶之类的普通熟铜制品,以此为生。

得知张兴明老先生要找人帮忙做一对花瓶,康贵友二话不说,丢下手中的活计,来到了会泽县城。

这一来,就是半年。就是说,做一对斑铜花瓶,康贵友在张兴明家里整整干了半年。张老先生话很少,每天只盯着那炉烧铜的火,对康贵友使着嘴,一会儿说:“再烧一下。”一会儿说:“好了,你可以打了。”

康贵友是有心人,从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中,慢慢揣摩着斑铜的绝技。

半年后,康贵友在张兴明的指导下,成功打制出了一对精美的六方花瓶。

回到家后,康贵友潜心钻研、用心琢磨,不知浪费了多少原材料,2005年,终于制作出了一个斑铜花瓶。“那个花瓶我用了七个月的时间,虽是纯手工打造,但技术还不是很完美。”康贵友谦虚地说。

2013年,康贵友用时一年零两个月,制作出了他的代表作“漂炉”,就是用自然铜纯手工打造出来的一个三角香炉,奇妙的是它能端端正正地漂在水面上。这个“漂炉”被曲靖市博物馆以56万元的价格购买收藏。

2014年9月,康贵友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斑铜项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康贵友成立了德康斑铜传习馆,带领徒弟们毫无保留地传承着这项古老的技艺,他的斑铜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

2013年,张氏斑铜第十二代传人张克康不幸去世。张氏斑铜的绝技,传到了张克康的儿子张伟手中。

1988年出生的张伟,大学学的就是化学专业,从小就在父亲烧制斑铜的炉火边帮着父亲拉风箱的他,对斑铜的制作耳濡目染,斑铜制作的神奇工艺流程,让他着迷。

大学毕业后,父亲去世,张伟义不容辞地接下了张氏斑铜的“大旗”,成为了张氏斑铜的“掌门人”。

张氏祖籍南京,明末与大批手工业者一起,移民来滇开发云南,清康熙末迁徙会泽定居,在会泽城东经营铜器,兼制斑铜工艺品,自产自销,其住地称铜匠街,沿袭至今。

2008年6月,会泽县的斑铜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张氏斑铜第十二代传人张克康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斑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第十三代传承人的张伟,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我的祖辈已经把核心的技艺交给我,如何把这个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并且适应我们当代人的审美和消费, 在这些方面我都在做探索。”张伟说。

2013年6月,张伟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斑铜项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张伟告诉记者,为了让斑铜这项核心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创新,近年来,他研制和开发了一些带有会泽元素的文创产品,比如嘉靖通宝铜钱的挂件、斑铜小摆件、小配饰、伴手礼等,在线上和线下同时销售,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我觉得斑铜不仅是会泽的非遗,更是人民的非遗,未来我们会把斑铜非遗和当下的会泽文旅结合,把会泽的斑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张伟满怀信心地说。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代玉春 秦本林 杨凤兰 朱锐

责编:张耀龙

审核:王剑钊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