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千气象看洱源丨在凤羽,遇见三代人的乡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抹乡愁
如羁鸟恋故林,池鱼思故渊
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那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在云南,一个个古村镇蜿蜒交错在茶马古道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找到了乡愁的模样。8月1日,采访组走进这个被徐霞客称为“桃花源”的地方,从三代人的故事里,找到乡愁。
“这是我的母校,67年前我从这里毕业”
走进凤羽,就像回到了那个马蹄声声的古老岁月。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延伸至远方,两旁是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沿着石板路,来到清雍正年间所建的“凤翔书院”,大门外一棵已有数百年历史的银杏树,绿茵茵的叶片随风晃动着,每到秋天,这里就会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网红景点”。
树旁的暖阳里,白族老人们一针一线在做手艺活儿,时不时和老姐妹聊上几句,偶尔也给游客讲讲她们的故事。
83岁的杨若前奶奶是第一天到这里来摆摊卖自己手工做的艾草香包和摆件。“这是我的母校啊,我9岁上学堂,16岁从这里毕业,在里面学了语文、算数……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唱歌。”杨奶奶回忆道,凤羽人从来都很重视上学堂,自己进入凤翔书院时同班有30多个孩子,其中七八个都是女孩。
凤羽素有文墨之乡美誉,凤翔书院也曾是叶榆(大理)地区有极大影响力的书院之一,曾经从这里走出过4位进士、11位举人。书院不仅培养了能读书的学子,在德育上更加重视,长久以来也形成了和谐的乡风文明。
如今,这里依然是凤羽古镇的文化阵地。如果你来到这里,也许也能见到杨奶奶摆着她五颜六色的手工艺品小摊,听着她哼唱起最喜欢的歌曲《大理三月好风光》,在这样的场景中,仿佛看见了内心深处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凤羽的美,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转入凤羽的青石小巷,历史的脉络如一幅古卷徐徐展开,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历史上,从滇西北至滇西南进入缅甸邻邦的悠悠古道经过凤羽古镇,它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古镇主干道大官路两边的老房子,还保留着当年的样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向外的铺面,可窥见其曾经繁荣发达的模样。
往路边巷子里走,是一间间错落有致的民居,它们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经典格局屹立不倒。凤羽古镇是凤羽镇内白族传统建筑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白族聚居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迄今仍保存有明清两代的宅院14座。
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匠心,也成为了研究白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而施文清,就是那个替老房子讲故事的人。
“我们凤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打开每一扇门,都有一个家风的故事,凤羽的美,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走在古镇的小巷里,施文清对经过的每一所民居里的文化故事都了如指掌,比如大门头上写着“雀馆和风”,就说明这家人姓杨,而李姓人家则会在门头题书“青莲遗风”,鼓励子孙后代像李白一样,饱读诗书。
施文清是凤羽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同时他也主动承担起了地导的工作,向外地游客介绍凤羽乡村文化、讲述凤羽故事。他还通过凤翔书院开展系列书画活动,鼓励培养了当地一批热爱书画艺术的村民。从他讲述的字字句句中,都能确切感受到对家乡的爱与浓浓乡愁。
“这里是我的根,还是想回到家乡来”
夏日的午后,阳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老人们坐在村里的凉亭中,吃着西瓜“款着闲”,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这一切,是那么宁静而美好,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了。对于每一个离开凤羽古镇的人来说,这些画面都在脑海里刻下印记,成为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1997年出生在凤羽的李柱平,今年结束了多年的外地生活,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家乡,开起了古镇上为数不多的咖啡馆。“回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是发现来这里的游客找不到歇脚、喝咖啡的地方,一个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根,我还是想要回到家乡来。”在外地做了数年咖啡师的李柱平说,虽然现在的凤羽开始慢慢游客多起来了,但相比省内其他旅游业成熟的地方,凤羽的旅游服务观念还是相对落后。
凤羽镇凤翔村党总支书记许荣楷告诉记者,近年来凤羽古镇被越来越多的游客关注到,但因为停车场、住宿、餐厅等基础设施条件还不太完善,绝大多数游客还是选择一日游,“我们也在探索解决如何平衡保护古建筑和发展文旅业的问题,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来,并且通过当地的新兴产业在家门口过上更好的生活”。
踏足凤羽古镇,耳边都是关于乡愁的故事,这是对千年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在古镇的春夏秋冬里,只愿来到这儿的每一个你,能以一颗平静的心,用慢悠悠的步伐,过如诗如画的生活。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陆橙 段冯媛 张海燕 郑海燕 邵琳鉴 摄影报道
编辑:赵婷婷
一审:张耀龙
二审:普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