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新闻观察|星光夜市,给你提供满满情绪价值
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当一个夜市以“星光”为名,光是名字就能让人联想到漫天星光与人间烟火交相呼应的浪漫。
当然浪漫不止于名字,一站式打卡东南亚美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身着民族服饰旅拍……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以丰富的业态、沉浸式的体验、完善的配套服务,为游客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
(一)美食不可辜负
在寻常日子里,吃什么是我们和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永恒话题。
而美食,总能给我们带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慰藉。
在星光夜市,美食不可辜负有两层意思,一是真的很好吃,二是普遍吃得起。
游客在告庄西双景的星光夜市游览购物。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华灯初上,也是星光夜市正热闹的时候。特色摊位与古朴的建筑群、壮美的澜沧江江景在夕阳余晖下交相辉映,色彩斑斓的傣伞如约亮起了灯,夜幕下烟火气开始升腾。
众多“星光”中的一点,便是商户耿兰兰经营的傣味凉拌小吃摊位。“舂鸡脚”是西双版纳一道名小吃,也是小吃摊的主打菜。“能不能吃辣?放几颗辣椒?”盘着发髻,身着傣族服装的耿兰兰麻利地将柠檬、番茄等各种配料放进一个木桶,拿起木杵开始“舂”起来,随着有节奏的撞击,食材舂出汁水,再放入煮熟焯水的鸡脚一起捣制。“太好吃了,鸡脚软烂,入口酸酸辣辣的,爽口解腻。”来自北京的游客马女士说。
在西双版纳,“舂”可以说是当地凉拌的精髓所在。不只鸡脚,木瓜、莲藕都可以“舂”,一阵舂拌搅匀后,食物的鲜香酸辣融合到一起,是地道的“版纳风味”。
走在夜市上,两三步便是一个美食摊位,5元一杯鲜榨果汁,10元一份东南亚小吃,星光夜市的美食价廉物美,性价比高。游人摩肩接踵,几乎人人手里都端着一份咖啡或柠檬汁。泰式点心、越南小吃,逛一圈夜市,便可以一站式体验东南亚美食。
(二)主打一个“都不白来”
“都不白来”,换句话就是让你觉得来值了。
为了让游客“都不白来”,星光夜市可以音乐不断,歌舞不停,还可以掏出充满文化自信的非遗工艺。
星光夜市内共设有10余处表演点位,每天进行夜游表演、舞台秀、篝火晚会等演出。不仅如此,夜市每年还会举行花车巡游、水灯节、柠檬音乐季等近30场大大小小的特色民俗活动。景兰文旅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满江华说,“我们努力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地‘游玩’变为沉浸式‘体验’,感受星光夜市独特的文化风情。”
如果游客觉得歌舞太过喧闹,还可以到手工艺品摊位走走看看。星光夜市里卖手工艺品的商户很多,为了保持竞争力,每家都得拿出看家功夫。
月亮、星星、花朵……独特造型的纸灯摊位格外引人注目。“100元3个纸灯。”商户孔春梅守着摊位,不时有人前来问价。白天,孔春梅就和家人一起去村寨里采三角梅、蝶豆花用来做纸灯的装饰,造纸、设计样式,晚上就到星光夜市来摆摊。“这样的特色工艺品很受欢迎,我们也希望创作出更多有辨识度的产品。”孔春梅说。
商户张乾的拿手技艺是菩提叶雕。“雕刻、压制都得花上大半个月。”张乾将叶雕做成了相框摆件。游客路过摊位,随手拿起一个相框,大象、孔雀,各式造型的叶雕栩栩如生,极具地方特色,令人爱不释手。
“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我们通过扶持有创意、差异化、高质量的商户及产品,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夜市伴手礼产业发展,进一步激发夜市的活力。”满江华说,除了傣纸、叶雕,傣族慢轮制陶衍生出的茶器、花瓶,傣族织锦打造的围巾、背包,都成为非遗文创的代表产品。
(三)来都来了,拍一组
有人说,如果旅游途中不拍照,那旅游将失去意义。
也有人反对,认为出门旅游一直拍照,是不是也失去了旅行本身的意义。
不管你站哪一方,当你置身星光夜市,就很难不被现场的氛围感打动——来都来了,衣服也很好看,拍一组吧——拍都拍了,多拍两组吧。
于是,在星光夜市换上一套民族风情浓郁的服装、拍照留念,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必选的打卡项目。
游客在告庄西双景的星光夜市自拍。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在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管理中,重点加强了对旅拍行业的治理。针对旅拍投诉举报直线上升、尾随游客推销、无底线拉单承诺等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了联合专项治理。
星光夜市的旅拍以民族服饰为主,从服饰、头饰,到化妆、跟拍,提供一条龙服务。在化妆师一笔一描下,来自重庆的女孩小文有了新造型——傣族公主。“眼睛看这边!”在摄影师的指导下,特色服饰配上流光溢彩的街市,十分出片。
夜市是人们多彩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双景星光夜市
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青春没有售价
高铁直达版纳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陈创业
审核: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