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和顺古镇:执“自然之笔”绘就水墨丹青
步入古镇,一座题写着“和顺顺和”的古朴石牌坊静静伫立,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阳光透过低矮的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行走其间,每一步都踏着过往的足印,回响着历史的旋律。
8月23日,记者跟随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腾冲和顺古镇。从“生态保护”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的古朴小镇,静静聆听其关于保护与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故事。
题写着“和顺顺和”的古朴石牌坊
和顺人历来注重环境保护,在这里,生态多样性保留完好。路旁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树枝叶繁茂,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古镇撑起的绿色华盖。在和顺古镇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几乎涵盖了整个腾冲市所有的生物物种。什么杨柳、垂柳、云南松、果松,桦桃、樱桃、银杏等树种都能在这里见到。
生态美景与名胜古迹相映成趣
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和顺古镇
“和顺乡,乡顺河,河从乡前过。”
村里的一位老奶奶告诉记者,以前山清水秀的时候,大家就知道要保护这片绿水青山,不能破坏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如今,政府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顺的生态环境比以前更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常常听到游客夸赞“和顺是个‘世外桃源’哩!”
远山为被荷塘包围的雨洲亭作背景
记者采访和顺镇党委书记彭海邦
在和顺古镇的走访中,我们还采访了和顺镇党委书记彭海邦。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保护、传承和发展三个关系协同共生的这样一个路径。”据彭海邦介绍,和顺古镇依托植被覆盖率70%以上的优质生态资源,一方面严格执行各级各部门关于保护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则在不断探索、创新,植入优质绿植资源,打造居民区和生态圈融合共生的生动样本,坚决惩治破坏环境的行为,为和顺增绿添彩。
小桥流水
为了进一步提升和顺的生态环境质量,腾冲市政府与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对古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提升。据柏联和顺公司总经理谢金汶介绍,为了将和顺古镇600多年的文化底蕴展示出来,公司邀请了专家进行挖掘和设计,通过修复古建筑、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建设了滇缅抗战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和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
保留下来的洗衣亭成为一个热门景点
双虹桥老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初年,相传为桥头老爷寸玉率众建修
芦苇摇曳,荷花盛开;水鸟低飞,美好无言。和顺古镇独特的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大家纷纷把家中的老屋改造成特色民宿,吃上了旅游饭;柏联和顺公司80%的员工都是和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和顺人在发展的同时也留住了乡愁,让本就“活”着的古镇更加焕发勃勃生机,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下一笔美丽的注脚……
游客为美景驻足远眺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文诗 张琦敏 王毅
责编:谢祥睿
审核:王剑钊(李文诗 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