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粮”辰美景好时光 丰收在望稻花香
风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时。走进禄丰市和平镇,金色的麦田装点着山坡,微风吹过麦香混杂着泥土的味道滚滚而来。稻田得到丰收,得益于土地的提质改造。
近年来,禄丰市和平镇全力推进土地提质改造,农业生态发展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在种植上,禄丰市和平镇充分发挥当地自然和气候条件优势,积极实施土地提质改造项目,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综合目标。和平镇围绕“滇中钓台·乡愁和平”的定位,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了生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土地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开发上,和平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以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镇内的耕地占补平衡提质改造项目共涵盖8个建设项目,总规模达到3755亩,其中水田规模为3081亩,总投资6597.8万元。改造项目包括旱改水、坡改梯、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等方面,旨在将低产旱地和荒地改造成高效良田。通过平整规范化的田块、机械化的耕作和科学化的田间管理,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为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家住和平镇沙朗村的王庆荣,因土地分散不便于管理,几年前他便在离家较远的地里种上了一亩多的桉树。王庆荣说:“我觉得耕地保护还是很重要的,政府也提出了整改要求,我就砍掉桉树种上了粮食。这次我被评为最美耕地保护践行者,我将带动身边群众跟我一起保护好我们的土地。”
据了解,和平镇持续紧抓耕地占补平衡提质改造项目,将低产旱地、荒地改造成高效良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和平镇与心田公司等多家公司合作,采取外包形式为当地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雇佣了1000余名当地群众。这些合作不仅推动了田块秧苗的移栽和管护,还试种了多种新品种稻谷,包括楚梗37水稻85亩,云梗43、楚梗54水稻1100亩,以及巨人稻50亩。
云南心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毅说:“和平镇大厂村东河水库旁的地理位置,无论从海拔高度,还是光照时间都是非常适宜水稻种植,我们来这里种植水稻,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在试验种植的基础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连片种植核心品种,通过统一选种,科学水肥管理,使东河稻米的品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让东河稻米也走出云南端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居民的餐桌。”
目前,和平镇500余亩水稻基本成熟可以开始收割,预计产量能达到50余吨,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110万元,实现了“田租+劳务”双丰收。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段晓宇
责编:王剑钊
审核:谢祥睿(段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