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镇沅:“稻鱼共生”综合种养促增产增收
近年来,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紧扣乡村振兴主题,立足本土资源禀赋,逐步推广“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模式,通过“一水双收、一田两用”,促进稻田增产增效、群众增收致富。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新模式。“发展稻田养鱼模式,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使一田单用变为多用,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鱼在田里吃害虫和杂草,便可减少除草用工和农药使用,鱼的粪便还可以肥田,从而降低化肥使用量。稻田养鱼不仅节约了成本与劳力,更减轻了农药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促进了田地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镇沅县渔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石凤忠介绍。稻田养鱼技术的引入,成功构建了一个稻鱼共生、稻鱼轮作、农渔结合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一水双收、一田两用”,为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镇沅规划实施“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示范面积519亩,涉及5个乡镇8个村91余户示范农户,带动全县稻田养鱼3581亩,今年预计收获稻田鱼约40000公斤,实现收入120万余元。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高玥 胡梅君 通讯员:洪国栋 吴星云
责编:戴函晋
审核:张耀龙(胡梅君 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