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这150平的房间里,装了120余种珍稀植物
      发布时间:2024-09-02 13:4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这150平的房间里,装了120余种珍稀植物

一间面积仅150平方米的温室,却聚集了上百种珍稀植物,走一步就能见到一株濒危植物。

“别看它面积小,里面可种了120余种珍稀植物呢。”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负责人、工程师唐凌云介绍,其中还有7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32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富宁金花茶、藤枣、秀丽兜兰等,在这里都能看到。

远眺昆明植物园。徐俊摄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更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凌云介绍,很多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少、数量少、分布散,栖息地还可能受到破坏,进行迁地保护能与就地保护衔接,满足种群繁衍、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的需求。

“可植物生长环境各不相同,有的仅需露天栽培,有的则需要创造条件,精心呵护,这才有了这个倚山而立的保育温室。”唐凌云说,保育温室建成后,还精心开展了种植区域土壤改良、微地形调整、植物景观布置等工作,尽可能地模仿植物原生境的植物群落结构。

因植物种类多,昆明植物园被爱好者称为“绿野仙踪”。徐俊 摄

沿蜿蜒小径进入温室,目光所及之处花草繁盛,簇簇植株高低有序,错落有致。“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育尽可能多的物种,我们在物种选择方面进行了精心考虑,重点选择了草本、藤本和少数灌木,并充分利用空间进行立体布置和景观营造,高富集地栽培保育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唐凌云说。

据介绍,这个温室专注于收集和保护那些无法在昆明露天栽培的、原产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以及需要高温高湿环境条件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024年,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银缕梅在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温室不仅是培养室,也是实验室。“将不生长于高温高湿环境的银缕梅放进保育温室,没想到生长情况更好。”唐凌云说,不仅种植在保育温室中的植物为科研提供了素材,有助于维持物种的基因库,其独特的环境也为研究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条件。目前,保育温室已栽培保存了珍稀植物120余种共1000多株。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戴菲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