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9岁女孩3000多元买卡游、盲盒,母亲质疑商家:为何不拒绝?
9月4日,昆明市民何菲(化名)向开屏新闻热线64100000反映:2024年8月23日至9月3日期间,她9岁的孩子小雨(化名)从家里拿了4000元到官渡区某小学门口的便利店购买了许多的卡游、盲盒。但令何菲不能理解的是,商家面对小孩子的大额不正常购买行为,竟然不予以拒绝。她认为商家存在过错,希望能要回这笔不该花的钱。
而对于何女士的说法,商家并不认可,其称:只愿意退回小女孩购买卡游、盲盒的利润,如若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走法律途径解决。
家中4000元不见了,才知道孩子买了卡游、盲盒
“我是9月3日才发现钱不见了的。一问孩子,她才承认是她拿了。问她钱哪儿去了,她说拿去买卡游、盲盒,只剩下200元了。我一听,急了,那么多钱怎么都拿去买卡游、盲盒了。当时我真是气晕了……”9月5日上午,在官渡区某小学门口 ,记者见到了何菲。
她拎着3大袋东西,打开以后记者看到,里面是一些卡游、盲盒,放在地上,一大堆,品种非常丰富。说起这些东西,何菲有些生气,她说:“这就是一堆垃圾,也不知道女儿怎么会买这么多。我拎得手都酸了,大概有五六公斤。”
何菲介绍,自己的孩子小雨今年才9岁,读小学4年级,成绩一直很好,所以自己也很少操心。9月3日,她突然发现自己放在枕头下的4000元现金不见了,一再追问下,小雨才承认是自己拿走了钱,而且多数都在校门口对面的商店里买了卡游、盲盒。
小雨说,这些卡游和盲盒都是同学们平时爱抽的,只要抽到特别的,大家就互相欣赏,很高兴。
女儿列出购买清单,母亲称够两个月生活费了
为了弄清女儿究竟在哪家买了多少钱的卡游和盲盒,何菲让女儿小雨列出了购买清单。
从小雨写的购买清单上可以看到,她在一家便利店里消费不少:一盒彩虹(100元)、零散卡游(70元)、一盒(10元)、零散(200元)、零散(200元)、零散(37元)、零散(100元)……在这份清单的最后,得到了2030元的消费总和。
而在另一家文具店里,小雨列的清单显示:1盒2弹(55元)、1盒1弹(70元),1盒(10元),两盒彩虹(200元),总计为505元。
这些卡游和盲盒购买的时间为8月23日至9月3日,也就是在10来天的时间里买的。
据了解,除以上两个店外,小雨还在学校周边的其他商店购买过。何菲说:“女儿买这些卡游和盲盒,大概花了3500元。”
何菲说:“我们家的状况是,我刚失业不久,现在是自己在创业,收入也不是很好。平时家里开支也比较节约,这3000多元钱,够一家人2个月的生活费了。孩子私下拿走家长的钱,作为母亲我是有责任的,但是商家在卖卡游和盲盒的时候,也不能随便卖呀。尤其是当孩子花100、200买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不在身边,这个时候不应该卖给小孩子的。”
何菲还表示:“孩子一个月我给的零花钱才40元,但是在8月23日至9月3日的10多天内,花了3000多元钱进行购买,如此大额的消费,商家应该知道是不正常的。但他们没有劝止,而是任由孩子购买,这本身就违反了相关的规定,他们肯定是有一定责任的。我要求他们全额退还购货款,但他们不同意。”
商家:“我们有一定责任,但要依法解决”
记者首先来到小雨买得最多的那家便利店,里面主要出售的是各种各样的文具;也有卡游和盲盒,卡游从1元到10元一张不等,品种十分丰富。
说起小雨购买卡游和盲盒一事,店主表示:“卡游和盲盒现在的小孩子都很喜欢,我们也是看到孩子喜欢才进货来卖的。我们也是合法经营者。那名小女孩(小雨)确实到我家买过,她是4年级的学生,最多的时候也就买过100多元,她还是和同学一起来买的。后来她的母亲找到商店,说买(花)了不少的钱。我们表示,我们的商店里装着监控,可以调出来进行查看,看孩子究竟在我们商店买了多少。如果算出来的话,没有拆开过的卡游、盲盒,可以退回来。但是拆开过的,我们只能将利润退给她,毕竟拆开过的就卖不了了。但是我们的提议孩子的母亲不接受,那我们也愿意走法律的途径,届时该赔多少就赔多少。”
这名店主说:“据我们了解,那名小女孩子拿了家里的钱后,这段时间一共在周边的4家商店里购买过卡游和盲盒。因此,要认定在哪一家究竟买了多少,估计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有一定的责任,但家长的责任更大。”
另外一家文具店的店主说:“她在我们店里买了200元,但这些货我们也是从其他地方进来的,也有成本价。我们也答应扣除成本后还给女孩的母亲,但是对方不答应,为此我们暂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记者调查:小学生沉迷卡游、盲盒,有的抽卡成瘾
记者在对上述两家店铺店主的采访中了解到:现在的小学生对卡游和盲盒很感兴趣,像小雨的学校里,购买卡游和盲盒的就有不少。有的时候,孩子们是约着一起去购买的,然后再一起抽开,看看谁的最稀缺。抽到特别的,大家都会很开心,就像中了奖一样。
据有关报道,孩子们动辄几十元甚至数千元购买这类盲盒,沉迷其中,家长们很是苦恼。有的卡游是以动画片中的形象为原型制作的,但孩子们只对稀有卡感兴趣,拆出来的其他卡随手就扔掉。为了攒齐稀有卡,孩子们近乎疯狂地花钱抽卡。在抽卡过程中,孩子们甚至发现了所谓的“新商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卡牌,他们互相交易,以此为乐。越稀有的卡卖得就越贵,一张张卡牌也成了流通在孩子们之间的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商品。
昆明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家的小孩子也喜欢购买卡游和盲盒,有时候给他的零花钱都是拿来买这个。这也是受小孩子之间相互的影响,为此我们也是很烦恼。”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未成年人是不可以独自购买卡牌盲盒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在此,开屏新闻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给未成年人更多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教育,不要让孩子陷入盲目的消费与娱乐中。
开屏新闻记者:左学佳 江洋 摄影报道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