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红薯烤烟“一地双收”!玉溪通海探索粮烟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06 11:3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红薯烤烟“一地双收”!玉溪通海探索粮烟协同发展

秋意渐浓,金叶飘香。一块烟田,如何既种出好烟,又实现粮食增产,让粮烟协同发展?今年,玉溪市通海县探索“烤烟+红薯”的种植新路子,助力烟农增收实现新突破,充实老百姓的“钱袋子”和“粮袋子”。

近日,在通海县里山乡芭蕉村的一块烟地里,记者看到烟叶已采烤过半,金黄的烟叶下红薯长势喜人,一条条粗壮的红薯藤长满了田垄。“这批红薯是六月份种植,现在每株红薯重量基本达到200克左右,将在十月底采挖。红薯的品种是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海拔进行改良的鲜食的、全新的红薯高端品种,它的特点是甜度高、肉质细腻、丝滑软糯、香气非常好。”云南惠森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进勇介绍。

在烤烟地里种植红薯,是由通海县烟草公司和云南惠森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粮烟协同发展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选取土壤偏酸性的山地烟区,种植当前市场上品种较好的“高原蔗薯”。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实现一地多产、一季多收的生产模式。据了解,红薯种植方便,技术要求低,种植前期不与烟株抢养分,结薯期还能充分吸收烤烟余肥,使烟叶更好翻色,提高烟叶品质。“红薯栽出来以后,公司保价统销统购。今年我们在通海县四街镇、里山乡两块示范基地试种60亩,目前烤烟的生长情况跟红薯的生长情况都非常好。”贾进勇介绍。

“烤烟+红薯”种植新模式,不仅增加烟农收入,也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杨茜 

通讯员:朱雁飞 吴文汝

责编:袁熙

审核:郑海燕(杨茜)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