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幸福就在“幸福里”丨蒙自市草坝“和美家园”就业“幸福里”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9-13 21:40:07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幸福就在“幸福里”丨蒙自市草坝“和美家园”就业“幸福里”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开栏的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云南各级人社部门不断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以“幸福里”社区为龙头,以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下,云新闻客户端推出“幸福就在‘幸福里’”主题报道,聚焦第一批评审认定的11个“云南省就业‘幸福里’社区”和11个“云南省零工市场”,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的幸福,立体展示云南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的经验成效。

本期内容,我们将目光移向蒙自市,聚焦就业新生态,从草坝宜居宜业的蓬勃发展中提炼“幸福”密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资源禀赋、四季水果飘香、花开不断,已形成石榴、枇杷、蓝莓等优势特色农业集群,有着“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美誉。近年来,蒙自市不断探索创新,搭建草坝“和美家园”就业“幸福里”社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促进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拓展公共服务“暖心筑巢” 建设宜居宜业家园

有石榴、桃子种植经验的蒙自市新安所镇村民朱应江,他在手机上看到草坝“和美家园”招聘信息,企业工资待遇不错,加上他对蓝莓管理也比较感兴趣,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顺利进入了草坝镇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务工。

像朱应江一样想留在本地务工的人员不在少数,随着近年蒙自蓝莓等特色农业产业的不断壮大,就业岗位需求不断增多,就地就近务工收入激增,许多农村劳动力选择留下来务工,也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前来。

草坝镇每年有近1万“新乡人”前来,为让他们“业有成、居暖心”,草坝镇紧扣“就业与生活”两条主线,通过“人社+乡镇+村集体”三方协同发力,建成以草坝镇“田园里的家•和美家园”新型社区为中心,紧扣“就业+创业+生活”三条主线,构建集党建、就业、创业、生活、服务、文娱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便民、安民、富民的新型社区,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和美家园”占地1998平方米,覆盖5个村委会,周边分布企业92家。通过统筹原有基础设施、拓展公共服务布局,目前已经建成服务中心、住宿楼、幸福食堂、多功能培训教室、共享办公室、共享会客厅、创客中心等功能区,引进9家企业入驻。此外,宿舍楼已装修完毕,可为100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房保障。

帮助供需双方“牵线搭桥”  搭建劳动用工新平台

日前,草坝镇的蓝莓、葡萄、大棚蔬菜等农业产业都迎来了用工旺季。在距离“和美家园”不到2公里的春晓种苗基地,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挖苗、嫁接、打包、搬运等工作井然有序。该基地负责人韩健说,用工高峰期,每天用工达300人。通过“和美家园”吸纳附近培训过的群众到基地务工,培训的人员素质普遍较高,让企业既省心又省钱,为公司解决了大难题。

“和美家园”新型用工平台,以企业“按需点单”、平台“精准派单”、产业工人“积极接单”的方式精准服务,建立了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服务专员“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对接模式。2023年以来,精准发布招聘信息200余条,就近解决就业岗位5000余个,为企业和劳动者在乡镇架起精准链接的桥梁,让用工需求和就业需求实现双向互动、高效匹配。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用工、就业“两难”问题,又解决了劳务市场秩序乱、权益保障难问题,提高了企业用工效率。

助力产业人才“双轮驱动” 打造创业筑梦基地

草坝镇返乡创业大学生李子豪,目前在草坝建立了“豪康田园”,种植葡萄8亩,草莓5亩,最近又引进桑果种植。2022年他通过“和美家园”参加了蒙自市人社局组织的网络创业培训,通过发展电商,自己的产品不用愁销路。同时通过“和美家园”联动,他还享受到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和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如今,李子豪的“豪康田园”越来越红火。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和美家园”着力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优化服务,释放“乡愁引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开启筑梦与致富的双向奔赴。目前共引入9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创业平台。2023年,创业贷款扶持26人成功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0余万元,孵化企业、个体工商户23家,带动60余人成功就业。

着力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和美家园”与春晓种苗、缤纷农业等6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实训基地;挂牌成立红河州新时代农业产业人才实训基地,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开设了农业生产实用技术、蓝莓分拣工等8项精品课程,2023年开展培训16次2961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27人。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董夏泓

记者:李海球

编辑:黄芳

审核:郑海燕 张晓橙 普娅鑫(郑海燕 李海球)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