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幸福就在“幸福里”丨兰坪县万人集中安置点就业“幸福里”:务工群众增收的“充电站”
      发布时间:2024-09-23 23:10:04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幸福就在“幸福里”丨兰坪县万人集中安置点就业“幸福里”:务工群众增收的“充电站”

开栏的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云南各级人社部门不断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以“幸福里”社区为龙头,以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下,云新闻客户端推出“幸福就在‘幸福里’”主题报道,聚焦第一批评审认定的11个“云南省就业‘幸福里’社区”和10个“云南省零工市场”,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的幸福,立体展示云南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的经验成效。

本期内容,我们聚焦兰坪县,从“幸福里”推动当地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务工群众增收的“充电站”的案例中汲取“幸福”经验。

“我身体虽有残疾,行动也不方便,出去外面害怕找不到工作,好在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在就近服饰厂上班的永泰社区居民段关良说,自己劳动能力不如常人,通过参加缝纫技术培训后进入服装厂上班,每个月还能领到3000多元工资。

段关良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万人集中安置点就业“幸福里”社区输送数千名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群众之一。近年来,兰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实组织转移、技能培训、就近就业、返乡监测、政策落实、优化服务等举措,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路子,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今年7月,兰坪县翠屏街道万人集中安置点就业“幸福里”社区正式建成运行,重点聚焦五个安置点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和规模用工主体务工人员,逐步扩大到县域其他用人单位,主要解决好务工人员因照顾老人、接送学生而耽误务工时间,影响就业帮扶车间和经营主体的正常运营的问题。可提供送餐、学生接送和课后服务、开展团建活动、专车接送等服务。

目前兰坪县万人集中安置点就业“幸福里”社区,与辖区内6家用工企业形成合作关系,提供岗位900余个,同时与周边多个产业基地形成合作关系。共组织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150人次,稳定就业时长累计达4个月,占全县就地就近人数10%,平均工资达2550元。

兰坪县万人集中安置点就业“幸福里”社区配备宿舍、食堂、卫生间、会议室、阅览室等场所,以及床单被褥、热水器、洗脸盆等生活用品。同时配置了社区食堂、洗浴、健身场地、便民服务窗口等;软件方面,社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务工服务、技术培训,统一购买工伤保险。建立了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服务专员“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对接服务,通过劳务承包、劳务派遣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管家式”“订单式”用工保障;社区招聘来的工人拎包入住社区,统一食宿,接受技术培训,“接单”服务;“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的务工环境,让进入“幸福里”社区的各族群众实现了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目前“幸福里”社区组织化就近就地就业有哪些成效?兰坪县万人集中安置点永昌幸福里社区负责人介绍,一方面,降低了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包括交通、住宿等费用,增加了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同时,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减少了外出务工带来的家庭分离问题,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让劳动者能够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子女,提升了家庭的幸福感。

此外,从劳动者个人发展角度看,劳动者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工作,更快适应工作节奏和环境,减少了因陌生环境带来的压力。而且,就近就地就业能够促进劳动者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同时,推动了当地产业的优化升级,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2024年以来,兰坪县多管齐下,采取帮扶车间就业、产业发展带动、技能培训引导、以工代赈支持等方式,系统优化社区群众就业环境,多措并举助推社区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全县7个帮扶车间共吸纳301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发放务工工资252万元。兰坪县万人集中安置点就业“幸福里”为劳动者搭建了就近就业的新平台,成为群众实现增收的“充电站”“蓄水池”。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董夏泓 记者:李海球

编辑:张耀龙

审核:郑海燕(李海球)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